科技新聞

生產技術提升 市場價格降低 電漿電視 Down到你的心

【大紀元3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羅斌文╱台北報導‧攝影 才僅僅在幾年前,買電視是一件很單純的事情,因為幾乎所有的電視都是採用CRT映像管作為螢幕,佔據全世界家庭的客廳長達60年,不過在十多年前,又輕又薄的PDP(PlasmaDisplay Panel)電漿電視來了,為的就是圓人類數十年來的平面電視美夢。

什麼是電漿電視呢?電漿電視的發光原理和日光燈很類似,利用電場將氣體離子化之後,刺激螢光粉發出三原色的光,如此一來只要把影像訊號加在電離的氣體上便能形成動態的畫面與彩色的影像;沒錯,電漿電視的成像原理就是這麼簡單,不過這可是花了二十年的時間才演變到今日的進步和實用化。

42吋螢幕為主流

由於電漿電視的原理和製程,比較適合用來製作大畫面的顯示器或電視,目前以42吋為主流,已生產的尺寸在32吋至60吋之間;而根據經濟部資料,電漿電視將成為數位顯示產品中,成長最快速的產品,至2006年平均成長率將高達105.98%,主要原因在於目前消費者偏好大尺寸螢幕趨勢,以及電漿電視面板的生產成本較同尺寸的LCD面板低廉兩個因素。

電漿電視對比至少達2000:1,無論在任何光線下,都能有超水準的畫面表現,過去這樣規格的產品至少需要近30萬元的價格,但是在電漿電視生產技術和規模不斷提昇,價格也往下調整,大尺寸、高品質畫面表現,使電漿電視成為用途廣泛的數位薄型顯示產品;加上近來國內經濟好轉,新購房子或換電視時,優先考慮採用電漿電視的消費者大有人在,數位電視時代來臨後,電漿電視產品是全球熱門的話題之一。

搭配視訊盒 變數位電視

相較先前國內電漿電視市場規模,2003年電漿電視市場成長量超過100%,突破1萬台,而隨著價格的合理化,預估2004年市場規模仍會持續擴大,有愈來愈多機種突破消費者10萬元的心理門檻,加上電漿電視採用動態數位倍頻循序掃描技術,能創造出平滑、明亮、不閃爍的高畫質影像,也同時支援PIP子母畫面及POP雙畫面,對於想要擁有一台數位電視的使用著來說,只要搭配視訊盒就可說是物超所值的選擇。(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