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活

民族工藝:剪紙

剪紙藝術自出現以來,就一直在發展。它流傳面廣、數量大、樣式多、比任何一種藝術都具有觀賞性。在各種民俗活動中,它無時不在、無處不有,既附麗於生活,又充實了生活,而且用它特有的方式默默地喚起人們對生活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國富民康的企盼;它將人們平凡的生活點綴得如此豐富多姿,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嚮往。

  

據考證,從公元前1600—1100年就有人用金銀箔、皮革或絲織品進行接空刻花製作裝飾品。西漢時,人們用麻纖維造紙。傳說漢武帝的寵妃李氏去世後,漢武帝思念不已,臥不安度,食不甘味。於是請術士用麻紙剪了李妃的影像為其招魂,這大概就是最早的剪紙。公元105年,蔡倫總結和改進了前人的經驗並開始用新技術大量造紙,使紙張的使用達到了普及,從而誕生了剪紙藝術,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

  

如今,剪紙的天地更為廣闊了,它早已走出了莊戶人家的小院,走入現代設計的廣闊天地,在產品包裝設計、商標廣告、室內裝潢、服裝設計、郵票設計、報刊題花、連環畫、動畫等各個方面都有它的足跡;剪紙已成為全人類的文化財富與藝術瑰寶。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民族的、傳統的東西被漸漸淡化、湮沒了,然而,中國剪紙這棵古老的藝術之樹卻常綠常新。

──轉自《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