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北約再東擴 七國入會

【大紀元3月29日訊】〔 編譯吳直耕╱法新社二十八日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東擴二十九日邁入新階段,波羅的海三國與東歐四國將在這歷史性的一天正式加入北約,使北約成員國由十九國擴大至二十六國。但是七國的加入對北約所能帶來的軍事效益有限,其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為歡迎七國加入,白宮與北約將分別在二十九日與下月二日舉行慶祝保加利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斯洛伐克與斯洛維尼亞七國正式加入北約的儀式。華府智庫「外交關係協會」的歐洲安全專家庫泊辰表示,由於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拉脫維亞及愛沙尼亞)是繼華沙公約組織成員波蘭、匈牙利與捷克共和國之後,第一批加入北約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北約此波東擴意味歐洲安定與民主的東擴變得更加鞏固,其象徵意義不可忽視。

  北約是在一九四九年為對抗蘇聯而成立。冷戰結束後,北約進行劃時代的改革計畫,並將以能迅速派駐歐洲境外(主要是中東與中亞)的輕裝備快速反應部隊,取代冷戰時期以莫斯科當局為假想敵的軍事部署,使得俄羅斯逐漸減少對北約東擴的敵意。

  北約聯軍最高指揮官瓊斯將軍二十七日曾表示,七國的加入將使北約成為一個有別於以往的組織,「東歐的影響將會改變投票,帶來不同的視野」。不過,北約此次東擴的實質軍事效益有限。以軍事力量論,保加利亞等七國將使得北約兵力增加約十九萬人,其中大都以陸軍為主,且有四分之三部隊將來自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這些部隊必須經過軍事改革才能使自己的能力提升到北約的水準。

  此外,儘管北約在數字上擁有龐大的部隊規模,但實際上卻少有可真正部署的部隊。以阿富汗維和行動為例,聯合國雖准許北約將部署範圍擴大至阿富汗首都喀布爾之外,但受限於北約本身的資源,北約僅能派遣數百名部隊前往情勢較安定的阿富汗北部。

  另一方面,保加利亞等七國加入北約後,北約觸角將直接延伸到俄羅斯邊界,俄羅斯並不樂見北約此次的東擴行動。報導指出,俄羅斯曾抗議北約計畫將立陶宛當成空中巡邏的基地,並揚言以加強核武軍備做為回應。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