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北大教授撰文抨擊中宣部 網上廣泛傳播

【大紀元4月13日訊】(據自由亞洲電臺江楠報導)北京大學副教授焦國標的文章題為《討伐中宣部》,這篇文章最近出現在網路上後,被廣泛傳播,並被香港,臺灣和美國的一些中文媒體轉載。

焦國標在文章裡表示,「中宣部以新聞自由為敵,連『新聞自由』四個字都不許隨意使用,這分明是對最起碼文明準則的公然踐踏。中宣部已經墮落為當下中國最愚昧落後勢力的堡壘,在他們弄權得到快樂和賄賂的同時,黨和國家的形象,國家的文明進步因此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焦國標在文中表示,中宣部患有十四種大病,包括:工作方式巫婆神漢化,「憲法殺手」,冷血弱智,金錢奴隸,嫉妒賢德等等,他批評中宣部為邪惡勢力和腐敗分子撐起了最大最有力的保護傘。

香港的《開放》雜誌全文轉載了《討伐中宣部》一文,該雜誌編輯蔡詠梅對該文作出了很高評價。她說中宣佈最近加強了對新聞出版自由的封殺,對此大多數人都是敢怒而不敢言,但焦國標勇敢的站了出來。

蔡詠梅:中宣佈搞的那一套就是很多時候大陸的傳媒都是敢怒不敢言,大家都忍氣吞聲,沒有一個人敢出來公開的批評,而且這個焦國標真是厲害,這次就真正出來批評,然後還提了十四個理由,而他還是在中國大陸目前現有的環境裡面說話,他說所有的政府都可以批評,中宣部為什麼可以例外,而且中宣部那些政策是什麼地方來的?他就自己一通電話就可以禁煞這些人的言論。

北京的自由撰稿人劉曉波也在網上看到了這篇文章。他對中宣部評價是,中宣部自成立以來,基本上沒有起到過任何好作用。劉曉波表示,中宣部的專職就是灌輸控制,基本上沒有作過好事,除了在胡耀邦在任期間,有些改善之外,一直是起壞作用,胡溫新領導班子上臺之後,也是如此。

香港《開放》雜誌編輯蔡詠梅說:最近中國大陸在思想控制、新聞控制方面特別的嚴,好像還倒退,大批的禁書,而且禁的很厲害,包括最近很受歡迎的《中國農民調查》、《往事並不如煙》等,這些都被禁了,而且在網路上大量的封網,尤其在兩會期間的時候,很多甚至包括中國著名網站的言論論壇,都完全被封殺,所以這個中宣部在那裡面起了非常非常惡劣的作用。

香港《亞洲週刊》的文章指出,焦國標因發表《討伐中宣部》一文,已經受到了當局的壓力。北大校方已經找他談話,要求他顧全大局,有人建議他出國躲避風頭。蔡詠梅對焦國標冒風險說真話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蔡詠梅:我覺得焦國標這個行為對很多人都可能是一個鼓舞,就是大家要有勇氣,民主不能是坐等,言論自由也是一樣的,所以我說如果大家都對這個中宣部或對這些主管言論的,不光是消極的抵制以外,而且積極的批評他們的話,我覺得可能也可以起到一些作用。

根據北大校方的網站,焦國標是河南杞縣人,河南大學畢業,目前任北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系副教授,曾在各種報紙刊物上發表了大量文章。

(以上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