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陸委會:人大釋法顯現中共緊縮對港政策

【大紀元4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二十二日電)針對「人大釋法」對於香港政治體制與民主發展的影響,台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港澳處處長張永山今天表示,人大釋法並非單一事件,而是中共緊縮對港政策思維的具體呈現,從相關民調顯示,港人對一國兩制信心下降,陸委會將密切注意香港自治空間漸被壓縮後的情勢發展。

陸委會諮詢委員會議就「人大釋法」對於香港政治體制與民主發展的影響進行廣泛討論,張永山轉述諮詢委員會議的意見表示,此次「人大釋法」對於香港政治體制與民主發展有三個主要影響:一、特首表面擁有政改啟動權,但中共實際大權在握;二、立法會提案權受剝奪;三、香港自治空間收緊。

香港自去年七一大遊行以來,香港各界掀起民主訴求的進程,並要求特區政府在二○○七年落實直選行政長官,二○○八年直選立法會議員。但港人要求民主的力量,卻使中共驚覺調整對港政策的必要,中共中央便以緊縮對港的控制,直接介入香港的政改時程,主動由「人大常委會」在四月六日,發布對香港基本法附件的解釋文,明示中共中央對於政制改革的啟動與方向,均有主導權。

張永山表示,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網站發布的最新民調,在經歷近一個月人大釋法、特首迅速提交報告予人大常委會,港人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在釋法後下跌七個百分點,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港人表示有信心;而對港府及中共的信心也分別下跌六個及五個百分點,達百分之二十八與百分之三十八。民調主持人鍾庭耀表示,此次釋法對一國兩制及港人對中共的信心打擊遠較一九九九年人大對居港權釋法案的影響大,這是台灣應密切關注的情勢發展。

張永山說,檢視中共自去年七月以來的對港措施可歸納為「軟硬兼施、兩手策略」,在軟措施方面,中共力圖減緩港人不滿情緒,例如陸續推出多項經濟挺港措施、擴大會見香港各界人士等;在硬措施層面,中共藉調整涉港部門組織及人事、發動「愛國治港」思想鬥爭、框定香港政改方向與時程,以及強硬回應國際關注為干預內政等。

他指出,對於中共中央緊縮對港政策的分析多認為,中共此舉是要防止未來民主派控制議會後產生變更體制的情況,且台灣總統選舉結果顯示,台灣本土化意識主體已成形,「一國兩制」已不再可能對台灣產生任何的示範作用。張永山說,香港輿論普遍擔憂,由於中共強勢介入,使得港府已遭架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已遭損害,不僅損害港英政府傳承下來的法治觀念,也阻絕香港正在萌芽的民主精神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