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沈金柱根留台灣 戮破西進神話

【大紀元4月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金池╱新莊報導〕有些台商熱中西進中國,位於台北縣新莊市一家紡織工廠老闆沈金柱,卻反向操作,堅持根留台灣,在創新研發精神經營下,每年創造出三十%的穩定成長。

  沈金柱認為,中國雖然具有土地、人工廉價優勢,但卻也有貪污、品質不穩等多項隱憂。許多同業西進中國投資,反而陷入無法抽身的泥淖中,他希望能以自身經驗,戳破西進的神話。

  台灣紡織工業在十多年前,就有大量工廠外移到東南亞或中國,曾導致國內就業人口大量縮減,造成大量失業人口,結構性的失業讓政府頭痛不已。

  不過,外移紡織廠商近年來卻發現,投資中國並不如想像中順利,風光亮麗的外表下,許多台商吃足了苦頭,獲利更遠遠不如預期。

  在新莊市經營紡織業的沈金柱表示,中國吸引台商的地方,在於廣大的市場。廠商到中國都會有錯覺,「十億人口每人跟我買一個東西,我就發財了」,這樣錯誤的觀念,在眾口鑠金下逐漸流傳,但事實上卻非如此。

  沈金柱說,在中國投資的紡織業者,常面臨法規朝令夕改的問題,因此必須拿出三十%的盈餘四處打通關節,這些無謂的開銷,侵蝕整體獲利。加上中國人工雖然便宜,但生產出來的物品,卻因瑕疵不斷,被外商退貨,即便將這些瑕疵品便宜銷到內陸,卻常面臨應收款項無法收回的問題,這都是台商的苦痛。

  沈金柱認為,他堅持在台灣繼續經營紡織業,雖然過去被許多堅持外移的同業譏笑是「自尋死路」,不過,十多年來,他以更換機器、強化人員訓練、創新的研發,反而將紡織布料提升到國際水準,藉此跟中國產出的低劣紡織布作出明顯的區隔。優勢競爭的結果,讓他不斷接獲國際知名廠商訂單,這一切足證台灣紡織業不用外移到中國,根留台灣也能擁有一片天。

  沈金柱坦言,五、六年前他也曾迷失在中國投資的神話中,但經過試驗性的下單後發現,中國生產的紡織布料與台灣生產品的水準簡直天差地遠。沈金柱以廉價汽車與賓士車為例,說明「品質」就是兩者最大差異。

  沈金柱並說,台灣的紡織業擁有高度競爭性,但若要穩穩站地上國際舞台,絕不能倚靠中國廠,這無疑是紡織同業的一大警訊。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