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伊情勢吃緊 美駐軍輪調恐暫緩

【大紀元4月9日訊】〔自由時報編譯張其賢╱綜合八日外電報導〕由伊拉克什葉派和遜尼派民兵聯手發動的反美抵抗,連日來表現出驚人戰力,本週已造成美軍三十五人陣亡。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坦承「問題嚴重」,除了原定調離伊拉克的美軍可能被迫留下穩住局勢,倫斯斐也不排除未來增兵伊拉克的可能。此外,有三名日本平民和七名韓國人遭伊拉克民兵扣留,民兵揚言日本如不撤兵,將把三名日人活昧死。

  美軍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邁爾斯表示,目前伊拉克戰事主要在兩個地區進行。一是巴格達西方的法魯加和拉瑪迪等城市,這個地區的主要反抗軍由支持薩達姆的「效忠前政權者」和追隨約旦裔恐怖份子札格維的外籍戰士所組成。據信札格維和開打組織有關。

  另一激戰地區則在伊拉克南部各城市,並在七日首度擴大到伊拉克中部。該地區的主要反抗軍是忠於什葉派激進教士沙迪爾的「救世主軍」。由於沙迪爾和「救世主軍」在什葉派中並不孚眾望,而伊南什葉派信徒也並未出現加入「救世主軍」發動大規模起義的跡象,這使「救世主軍」在本週表現出的戰力令多數人感到意外。

  美國國防部長倫斯斐七日坦承,納查夫目前已不在美軍掌控之中,但其他各城並未失控。先前在庫法遭到美軍圍捕的沙迪爾,現在已避入納查夫。他透過聲明,揚言要讓伊拉克成為美國的「第二個越南」。

  在七日舉行的記者會上,倫斯斐一再被問到美國是否需要增兵以敉平目前的叛亂。倫斯斐回答說,美軍駐伊總指揮官阿比札伊將軍尚未提出增兵要求,也沒有要求上級下令部隊暫緩輪調。

  目前駐伊美軍正值一年期滿即將輪調,新調來部隊將多出幾千人。倫斯斐說,美軍將運用這批額外兵力,並「可能調整重新佈防的腳步」,使「已經歷過戰陣並與當地人建立關係的部隊」能協助新部隊度過當前階段,暗示駐軍輪調有可能暫緩。

  一個自稱是「戰士旅」的伊拉克民兵團體,八日透過卡達「半島電視台」播出錄影帶,宣稱已綁架一名日本週刊記者及兩名日本國際志工,並要求日本政府三日內撤出駐伊部隊。兩名志工有一名是女性,她的眼睛被蒙住,另兩人則整張面孔被照出,三人的護照也被照出。日本政府接獲消息後立刻召開緊急會議,內閣官房長官福田康夫嚴厲譴責綁架,要求立即釋放人質,並表示協助重建任務完成前不會撤兵。

  八名南韓牧師也在七日晚間於巴格達西方附近的一處高速公路上遭到民兵劫持,其中一人乘亂逃走。目前南韓政府正全力查訪他們的下落。

暴動蔓延 恐成第二場伊戰

編譯俞智敏╱特譯

  隨著伊拉克境內新一波暴力衝突不斷惡化,洛杉磯時報八日指出,伊境近日爆發的廣泛武裝抗爭有可能成為第二場伊拉克戰爭的初始階段,並將決定這場衝突是否淪為美國繼越戰後所陷入的第二個軍事泥沼。

  洛杉磯時報說,伊斯蘭什葉派穆斯林民兵、前伊拉克薩達姆政權支持者及少數外國戰士在伊境所發動的武裝攻擊,已迫使美軍指揮官開始評估所需部隊人力,以及應該如何運用部隊的問題,美軍恐將被迫參與去年曾經成功避免的街頭巷戰。

  伊境暴動持續擴大,也使外界開始質疑美軍在過去一年入侵並佔領伊拉克期間做出的軍事決定。例如美軍去年在朝巴格達迅速推進過程中,曾刻意繞過大城市以避免和薩達姆部隊正面激戰,但現在法魯加和拉瑪迪等大城內大批躲過美軍攻擊的反抗軍勢力卻群起反撲。此外,美軍讓伊人部隊負責大城市中心安全的作法,也造成聯軍無法掌控部份伊境局勢,包括反美伊斯蘭什葉派教士沙迪爾可能藏身的大城納查夫在內。

  前柯林頓政府國安顧問柏格就認為,伊境美軍正處於轉捩點上,情勢隨時可能失控。

  美軍在伊境連連遭逢挫敗,也讓人聯想起越戰的慘況,美國國內開始出現呼籲政府撤軍的聲浪。華府保守派智庫卡都研究中心國防政策研究負責人培尼亞指出,美國撤軍的時候已經到來,伊境情勢明顯失控,假如情況繼續惡化,美軍處境恐將和佔領約旦河西岸的以色列部隊相同,軍事鎮壓只會引發更多血腥抗爭,暴亂永無休止之日。

  儘管伊拉克戰爭的主要戰事早該在一年前就結束,伊拉克也應正朝穩定民主制度邁進,但事實上美軍及伊境反抗軍和平民的死傷人數卻與戰爭期間相當,武裝衝突也已非僅是零星事件。伊境已有超過六個主要城鎮爆發激烈戰火,且戰事每天都在擴散。

  不論這些武裝抗爭最後是否僅為民主進程所必須付出的代價,或者將使得來不易的勝利受到重挫,美國現在都面臨伊境戰事結束遙遙無期,甚至可能得繼續增兵的難題。

  最新民調發現,美國民眾對於美軍應否續留伊境,或者推翻薩達姆政權究竟值不值得,已首度出現兩極化看法。皮優研究中心主任柯胡指出,民眾現在發現,美軍已從原本僅對付少數叛軍,變成面臨針對美軍的全面武裝抗爭,伊拉克也從原本的「有點問題」,演變為現在的完全失控。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