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伊戰給英日首相帶來不同的政治命運

【大紀元5月14日訊】(亞洲時報J Sean Curtin5月13日報導) 在本周日本最大反對黨領導人民主黨幹事長菅直人因未繳納養老金引咎辭職之後,首相小泉的地位似乎比以前更鞏固了。最近民調顯示儘管公眾對日本捲入伊拉克問題深表擔憂,但小泉政府的民意支援率卻高達53%。日本廣播協會(NHK)新的民調顯示,如今69%的日本人反對美國的伊拉克政策,而只有19%的人表示支援。

令人吃驚的是,這場頗具爭議的戰爭到目前為止非但沒有削弱小泉的勢力,反而似乎在某些方面起了鞏固作用。然而,英國首相布萊爾面臨的困境清楚表明,伊拉克的動亂局勢可能很容易就斷送哪怕是最老練的政治領導人的仕途。

儘管大多數與華盛頓交好的領導人努力想向選民證明這場日益惡化的戰爭是正當的,但小泉似乎並未受到戰爭的負面影響。前民主黨領導人菅直人強烈反戰,頗受選民歡迎。即使如此,他也未能利用伊拉克問題有效地攻擊小泉,削弱其影響力。小泉是如何應付這些政治衝擊的呢?他能逃脫布萊爾式的命運-在美國領導的危險的伊拉克戰爭及其重建過程中垮臺嗎?

小泉民望有增無減,布萊爾盡失民心

政治評論員、旭川大學總裁山內發表了一些看法。他在接受《亞洲時報在線》採訪時說,“小泉巧妙地利用民族主義和北韓恐怖症使自己免受伊拉克動蕩局勢的影響。而布萊爾卻沒有這樣的藉口。他不得不證明他對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威脅所採取的行動是正當的,但結果是這種威脅子虛烏有。小泉的民意支援率有增無減,而布萊爾卻盡失民心。”

他進一步闡述說,“小泉明白無誤地告訴日本民眾,如果想在北韓問題上獲得美國的支援,事實上日本除了派兵伊拉克沒別的選擇。但布萊爾參戰似乎是出於對(美國總統)布希的忠誠。小泉的策略最成功。最近,它使得小泉免受因美軍虐待伊拉克戰俘事件引起的廣泛爭議的影響。小泉告訴公眾,‘這是駭人聽聞的事情,但完全不關駐伊日軍的事。’駐伊自衛隊在固若金湯的軍營裏幾乎閉門不出,這一事實似乎能夠進一步說明日本與虐俘事件毫無干系。”

在倫敦,大赦國際發表報告譴責英軍射殺巴士拉、阿馬拉以及它所控制的其他伊拉克南部地區的平民。該報告是根據2月和3月對一名遇害的8歲女童和其他受害者的調查寫成的。報告披露說這名女童是被故意擊斃的,而英國在此之前說該事件是個意外。英軍虐待伊拉克戰俘事件也被廣泛報道。國際紅十字會3月的報告說英軍嚴重侵犯平民和虐待囚犯。

而派往伊拉克執行人道援助任務的日本自衛隊絲毫不受虐俘虜事件的影響。山內說,“小泉煽動新保守派和民族主義者把派遣日本自衛隊前往伊拉克描繪成一件值得民族驕傲的事。這有助於解釋為何有些日本人支援派兵,卻反對美國的伊拉克政策。伊拉克戰爭在日本國內引起一些異常情緒,如今很多人都懷疑我們對美國的支援是否有些盲目。”他還說,“雖然日本可能變得更加軍國主義,但日本人肯定不會像以前那麼親美。”

小泉前途光明,布萊爾仕途黯淡

小泉和布萊爾之間有很多相似之初,但兩人的命運顯然大相徑庭。戰前,兩人的民意支援率都很高。他們不顧國內的強烈反對,成為布希入侵伊拉克的最堅定支持者。目前,這兩名首相都面臨類似的國內挑戰,但他們的命運卻開始出現根本的差異。小泉前途一片光明,而布萊爾則仕途黯淡,他已失去民心,而且可能很快就會垮臺。

英日兩國的民眾都對伊拉克政策深表擔憂。即將到來的大選將給選民一次表達不滿的機會。 在日本,小泉面臨著將於7月舉行的上院選舉。下月初,布萊爾也將面臨地方議會選舉、歐洲選舉以及倫敦市長選舉。其中任何一個失敗都會給布萊爾帶來重大打擊。

英軍可能撤出,日軍可能繼續駐紮

伊拉克局勢不論是對倫敦還是東京都關係重大。最近的民調顯示55%的英國人希望在6月底伊拉克臨時政府接管主權之後撤軍。而NHK最近的民調表明47%的人反對自衛隊駐紮伊拉克,而44%的人表示支援。

對小泉來說,這無疑是個好消息,尤其是考慮到日本憲法規定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為了向伊拉克派兵,日本的議員不得不另外起草一份特別法律。而對布萊爾來說,民調結果簡直就是大災難,它們展示了公眾反對國家捲入伊戰的程度。兩國民調大相徑庭也說明小泉巧妙控制局勢,而布萊爾卻低估了英國的反戰力量。

小泉有望獲得選舉成功,布萊爾則面臨落台危險

反對派民主黨幹事長菅直人在7月上院選舉前夕引咎辭職,該黨可能很難再推選出足以對小泉領導的自民党構成嚴峻挑戰的新代表。自民党在成功解決伊拉克日本人質事件之後舉行的下院補缺選舉中獲得壓倒性勝利。根據新近調查,小泉在成功處理人質危機後民意支援率高達66%。

儘管自民黨的伊拉克政策不受歡迎,但成功解決人質危機和在7月上院選舉前的補選中大獲全勝表明該黨掌握了政治主動權。小泉很可能在即將來臨的選舉中鞏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而英國首相布萊爾卻面臨落台的危險。

最近的一系列民調表明,布萊爾因他的伊拉克政策完全陷入困境,他的許多工党核心支持者也對其對伊政策大為不滿。儘管其他國內問題也令這位首相頭痛不已,但普遍認為伊拉克問題給曾經風光一時的布萊爾造成了嚴重傷害。

最近的民調顯示布萊爾領導的工党的支援率只有32%,而反對派保守黨的則有36%,自由民主黨以22%的支援率緊隨其後。工党如此低的首相支援率實屬罕見,最近一次還是在1987年保守黨的柴契爾夫人出任首相時出現過。

根據是次調查,最令布萊爾擔憂的還是工党的支持者當中有五分之二的人聲稱他們將在6月的地方議會選舉和歐洲選舉中通過棄權或投反對票“給政府一個教訓”。自由民主黨領袖查爾斯極怳D迪趁虛而入,聲稱投票給他所領導的黨派就等於投反戰票。去年,該党利用類似策略在補選中獲得決定性勝利。

如果選舉結果像預期的那樣糟,布萊爾將很難留任。在下月舉行的選舉中,布萊爾所在的工黨唯一可能贏得的就是倫敦市長選舉-在職的利文斯通將作為工党的正式候選人參加市長競選。去年布希訪問倫敦期間,利文斯通公開支援反戰示威遊行,並拒絕與他會面。他稱布希是“有史以來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

小泉地位穩固,布萊爾四面楚歌

在自民黨內,沒人能對小泉構成威脅,這點早在去年他再次當選為自民党總裁時就已得到證明。而布萊爾過去在工黨內也是所向無敵,但如今伊拉克問題令他陷入四面楚歌的悲慘境地。

近來的民調表明,英國財政大臣布朗比首相布萊爾更受歡迎,是布萊爾的主要政治競爭對手,這一點引起外界對英國即將出現領導人更替的猜測。

如果工黨像預期的那樣在選舉中落敗,將給布萊爾帶來巨大的辭職壓力。工黨內已有一些重量級人物敦促他辭職,原因是他已成為該黨的選舉負擔。而小泉所在的自民黨支援他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被視為選舉資產。

如果布萊爾被逼下臺,那麼這個曾經兩度在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而且在伊戰之前似乎是不可戰勝的男人的命運將發生戲劇性變化。對布希而言,在日益艱難的選舉年失去最大的國際盟友無疑是個沈重打擊。諷刺的是,唯一幸存的卻是聲明放棄發動戰爭權利的日本首相小泉。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