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聞

李怡:港人應接受教訓 認清對手的強大

【大紀元9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雪兒、浦慧恩香港報導)香港第三屆立法會選舉告終,投票率高達百分之五十五點六,比一九九八年的五成三還要高,反映港人對民主訴求的迫切。對於今次選舉結果,時事評論員李怡表示,「有點失望」,不過覺得並非壞事情。他認為,港人應該接受教訓,認清對手「是一個相當強大的專權政治勢力」。

他不認同今次立法會選舉是香港民主政治的一個關鍵性的發展,也不贊成有關很多選民投票及民主派人士奪得超過半數議席就意味著香港的民主道路比較坦蕩、寬廣的說法,因為他相信港人爭取民主是一條「艱困的路」。雖然泛民主派未能爭取到半數議席,不過,李怡認為,立法會不能只是看民主派的議席多少,還要看他們的「議政能力,論政能力」。

李怡對新一屆立法會的組合進行了分析,他預期保皇黨在未來的立場仍會搖擺不定,所以不一定能有效地「保皇」。因此他認為,新一屆的立法會即使再推《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也未必成功。

李怡在接受新唐人電視台專訪時認為,在一個專權政治下的地方要爭取民主,其實是「很艱困的事情,沒有想像的那樣簡單、那樣方便」。他指出,中國自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首次提出民主以來已經八十多年,整個政治只有向專權那邊傾斜,民主政治根本連起步都沒有。

他比喻說:「要專權政治的人發展民主,就好像要香港的富豪李嘉誠將錢分給老百姓。用投票的方式把錢大家分掉,所以就不大可能。權是在他手裏,他爲什麽要分給你?所以是一個艱困的爭取過程。」



吸取教訓認清對手

李怡對這次選舉結果的看法是:「當然是有點失望。但我也覺得並非壞事情。因爲可以讓大家知道,爭取民主是一個很不容易的事情,是一件很艱困的事情。這樣反而是好事,假如是太容易得到的事情,人們會輕視了他的權利、或義務。所以讓爭取民主的人士,好好接受這次的教訓,更好讓他們認識到他們面對的對手,是一個相當強大的專權政治勢力。有財有勢、很有組織而且很嚴密。」

對於新一屆立法會組合,李怡有以下的分析:「但是這次很重要的是有幾位很激進的人士入選,一個梁國雄,一個鄭經翰。他們在議政方面是相當強硬的,不大容易妥協,大家不要以爲梁國雄只是在街頭上吵鬧,其實不是的。他是個很會講話,很講道理的人,他也唸過大學,是專業人士。鄭經翰大家都知道了,他是能言善道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四十五條關注組』又有兩個成員入選,加上原來的吳藹儀、余若薇,還有李柱銘就有五個資深大律師。再加上其他的律師,我想在議政能力方面只能比先前更強。」

新立法會議政力強

他續說:「像新入選的這批人士,對法律很熟悉,頭腦很好,講話也很有條理、很清晰,知道什麽是可以爭取到什麽是不可以爭取到。我想在這些方面都是可以令人耳目一新的。所以在立法局講道理,怎麽能講得過泛民主派呢?肯定是講不過的,最後用投票部隊來解決,像這樣的決定只能是使用幾次,多的話是不行的,因爲整個會暴露在傳媒眼下的。所以我們看立法會不能只是看他(民主派)的議席多少,還要看他的議政能力,論政能力。」

李怡說:「很顯然這次入選的幾個人他們的議政能力,論政能力都是比上一屆更強。如果是以前我們認爲比較激進的劉慧卿和今天的梁國雄、鄭經翰相比 ,劉慧卿可能是算作是比較溫和了。」

保皇黨均搖擺不定

至於對二十五個候任泛民主派議員的看法,李怡說:「從表面上看來,他們好像是不同團體,民主黨、四十五條關注組、前線還有「長毛」(梁國雄)等等很多派,但是有一點(就是)他們的信念都是一致的。相反,我們再看看非民主派人士,他們是搖擺不定的,如自由黨和民建聯他們不是一致的,一些獨立人士都是搖擺不定的。所以他們在支持政府方面都是搖擺不定的,很難說他們合在一起去保皇,我覺得現在跟以前恐怕不太一樣。有些問題他們(保皇黨)支持政府,但同時民主派也是支持的。但是踫到要害問題的時候,如二十三條立法,如果再提出來,我認爲還是通過不了的,不容易通過的。不能只是靠投票部隊去解決問題。」

對於香港的選舉制度,李怡認為:「比例代表制是很成問題的……這種方式在西方也有。但是西方的做法是有限度的比例代表制。如整個政黨的議席還是每個人去候選,然後把整個政黨的得票率總和,分一部分給比例代表,但不是全部比例代表制度。所以全部比例代表制的問題就很大了,變成了楊森他們的十三多萬票只得到兩席,而民建聯的七萬多票也是得到兩席。這樣造成余若薇名單差一點票數的何秀蘭沒有當選。另外,就是不喜歡名單裏的某個人,但是也不得不投票給這個名單。」

李怡指出,直選採用的比例代表制是一九九七年回歸以後,臨時立法會炮製出來的。那時因為民主派杯葛臨時立法會,所以才有機會通過。他說,那次杯葛並不正確,「政治嘛,有時不能因爲它不合理就杯葛,有時還是要妥協的」。

民主趨勢不可阻擋

李怡認為,民主派議員未來要檢討的範圍包括了一系列問題,如策略、效果、選舉制度是否合理等。他說:「他們(民主派議員)會知道民主的道路怎樣走,既非一步蹬天,但是也不能放慢腳步,不能夠放鬆,還要很有策略的做。我認爲整個的方向,世界的潮流浩浩蕩蕩,民主的趨勢還是不可阻擋的。但是(若有意見)認爲兩次(「七一」)遊行就可以得到(民主)是不可能的。因爲(港人爭取民主)是很艱困的一條路。」(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