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集

張煒:失業對中國競爭力的雙重影響

【大紀元9月2日訊】二十六年來,中國經濟增長的許多特點與正統經濟學教科書描述的經濟增長大相逕庭。一般意義上的經濟增長都是與充分就業密切相關的。許多國家在持續一段時間的高速增長後,都不同程度地出現勞動力短缺的現象,甚至被迫從其他經濟發展程度較低的國家引進勞工以緩解國內勞動力市場供不應求的矛盾。而中國的經濟增長則始終是在巨大的失業壓力下實現的。

1978年,在中國10億總人口中,有4億1千萬勞動力人口。而在約3億左右的的農業勞動力中至少有一半是剩餘勞力;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的知識青年返城也第一次使得城鎮失業人口顯現出來。二十六年的經濟增長,一方面吸收了大量的新增勞動力,但是失業的壓力卻也隨著人口的增長和經濟結構變化有增無減。2003年底,中國政府公佈的城鎮登記失業人口大約為800萬人,而實際數字遠不止這些;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則高達近2億5千萬人。

大量失業人口的存在對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國際競爭力有著雙重影響。從積極方面看,它為中國二十六年來的持續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勞動力資源,而這正是大量國際資本從發達國家、甚至其他發展中國家流向中國的一個主要原因。可以說,中國之所以成為世界工廠,正是得益於這些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同時,大量失業人口的存在,對已經就業的人員始終保持著巨大的壓力,這就緩解了工資增長的壓力,從而使中國的製造業長期保持低工資成本的優勢。

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由於政府必須為失業人員提供社會福利,所以龐大的失業人口形成對政府的巨大財政壓力。當政府通過稅收向社會成員轉嫁這種壓力時,又會進一步壓抑社會創造財富的積極性,從而阻礙了經濟增長。

而在中國,中國政府基本上沒有為農村剩餘人口提供社會保障,所以到目前為止,大量的失業人口並沒有真正對政府構成財政負擔,也沒有在財富創造的動力機制上為增長帶來阻力。

但是,大量失業人口的存在對經濟增長的負面影響也不能忽視。首先,從國內因素來看,大量失業人口的存在使得中國的經濟增長模式始終難以完成由投資推動型向消費主導型增長的轉變。這是因為大量的失業人口無法從經濟增長中得到實惠,所以無法提高有支付能力的消費需求。而少數高收入階層,對國內消費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處於飽和,使大量的消費支出流入海外發達國家,同時也傾注在效益不高的投資上。

從世界經濟增長的歷史看,這樣的增長模式,既不穩定,也難以持久。不僅如此,由於對提供就業機會的社會需要和低廉的勞動力成本,使政府和企業缺乏經濟結構調整所需要的寬鬆環境和推動技術進步的動力。這些因素將會妨礙中國經濟的長遠國際競爭能力。

中國大量的失業人口不僅給中國經濟增長帶來壓力,而且也給中國的國際經濟關係帶來微妙的影響。1978年,中國的外貿出口在世界所佔比重不足百分之零點五,而到2003年底,這個比重則提高到近百分之五左右。隨著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日益增長,中國出口對其主要貿易夥伴帶來的影響會越來越突出。

雖然從理論上講,自由貿易最終會對貿易雙方帶來經濟效益,但是通常無法忽略由此帶來的各國國內經濟結構調整的成本,由此產生的利益衝突也愈演愈烈。這正是自九十年代後期中國和許多國家之間貿易糾紛的一個主要原因。

針對中國的反傾銷訴訟,在八十年代上半期,平均每年不到10起,本世紀的前三年則達到年均50多起。這表明,以大量失業人口為基礎、憑藉低廉勞動力優勢的出口加工型經濟增長將會遇到越來越大的國際阻力。

從動態上看,失業壓力給中國經濟帶來的負面效應正在給其正面效應帶來越來越大的制約,並且會日益變成主導因素。如果中國不能及時調整結構,應對變化,它的國際競爭能力將會日益衰退。

--轉載自《北京之春》網站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