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聞

中國股市開年低迷 料難改觀

---「股權分置」問題使股市的幾大功能體現為只有一條--圈錢

【大紀元1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謝倫香港報導)繼上周四(1月6日)滬綜合指數創5年新低,上周五中國股市有小幅回升。滬綜指收報1,244.746點,較前日漲0.43%;深綜指收報312.61點,漲0.2%。

國務院已批准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設立方案,相關部門爭取在今年上半年設立此基金。本港業界人士指出,此舉意在安撫,但市場對此反應冷淡。投資者依然憂慮非流通股交易對A股市場的衝擊。雖早市有所反彈,但缺乏後勁,市場持續低迷。

今年起中國非流通股不得在場外交易。在新規定之下﹐占總股本市三分之二的非流通股可以開始在交易所轉讓﹐形成所謂「C股市場」。業界人士指出﹐由於「C股」價格遠遠低於流通股﹐A股投資者信心受到嚴重打擊﹐看淡後市﹐大量拋售。

證券界知名人士張衛星是中國股市特殊的「股權分置」現象的最早發現者之一,他指出﹐在這種“股權分置”結構下,利用國有股不流通的市場格局,公司國有大股東可以通過上市﹑配股、增發、國有股減持等方式,把社會流通股東的出資大部分轉爲國有大股東名下的資金。西南證券的張仕元表明﹐如不解決包括股權分置等問題﹐股市的幾大功能只能一條﹐即圈錢。本報將張衛星表述的原理用圖表說明。

*股權分置圈錢方法一 上市



表一說明:

社會流通股東的2100元資産,經過上面的先分股、再出錢、而後合資、再按股份分資産等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所謂“股份制”過程,國有股大股東輕而易舉地就將社會流通股東的1260元資本劃到自己名下。這一切就像變魔術。

*股權分置圈錢方法二 配股 (10配3,配股價爲10元)





*﹕(總資産/總股份1090)×700國有非流通股

表二說明﹕

繼續研究模型分析,一年後上市公司提出配股方案:10配3,配股價爲10元。國有股大股東放棄配股,社會流通股東應配90股,出資900元。配股後﹐總股份爲1090股,總資産爲3700元。按股份制原則,國有股股東700股佔有2376元,社會流通股東390股佔有1324元。

至此﹐社會流通股東已累計出資3000元﹐但名下只有1324﹐不知不覺中「補貼」給「國有大股東」累計1676元﹐占其投資一半以上。

*股權分置圈錢方法三 增發 (400股,每股爲20元)





*﹕(總資産/總股份1490)×700國有非流通股

表三說明﹕接著﹐大股東提出增發方案:增發400股,每股20元,社會股東應出資8000元,此時這個股份公司總股本爲 1490股,總資産爲11700元。至此,社會股東被國有大股東累計掠奪4797元。國有股大股東僅憑原始出資的700元,通過以上一系列的「資本運作」,最終資産變爲5497元,幾年收益率高達6800%!

*股權分置圈錢方法四 上市減持國有股

(發行額10﹪用於國有股減持﹔每股30元)



*﹕國有股東初始出資670元(670股×股價1元)-通過減持30股收回的900元

表四說明﹕按財政部規定,新公司發行上市要減持國有股。公司總股本1000股,社會公衆股東300股,每股30元,國有股股東700股,每股1元。其中,社會公衆股發行額的10%用於減持國有股股東的股票。

社會股東出資9900元,實際佔有資産3191元,有6709元被劃歸到國有股股東名下。國有股股東初始出資670元,,收回了所有投資並有贏利。而社會流通股股東在一個完全是自己出資的上市公司中僅是個小股東。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