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先民開鑿道將圳 豐富嘉義人文內涵

【大紀元1月10日訊】(中央社記者葉子綱嘉義市十日電)位在嘉義縣水上鄉境內的北回歸線,三百年前的位置,正好在舊稱諸羅城的嘉義市城隍廟前,先民選擇溫熱帶交會區建城,又開鑿灌溉嘉南平原農田的圳渠「道將圳」,經過地方文史的溯本探源,印證先民的生活智慧,也豐富了嘉義的人文內涵。

嘉義地方文史工作者楊清樑指出,受到天文學「歲差運動、章動週期、地極移動」及地理上板塊運動影響,北回歸線以每年約十四公尺的速度,由北向南移動,目前在嘉義縣水上鄉,但是在三百年前的西元一七零四年,北回歸線剛好通過諸羅城嘉義市城隍廟前,台北天文科學館已確認這項計算。

楊清樑表示,道將圳是一條灌溉嘉南平原數百年的古圳,在追本溯源的過程中,發覺道將圳的闢建,與諸羅的建城、北回歸線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揭示三百年前先民的生活智慧,選擇溫熱帶交會區氣候適宜的地方建城安身立命,進而闢建圳渠灌溉農田,北回歸線一步步的移動,卻印證著諸羅建城的歷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