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廣場

劉京生﹕京生工作室首日志

【大紀元10月2日訊】解決當代中國复雜問題,實現“和諧”社會必須要和世界發達國家一樣。經歷一個有公民廣泛參与從而實現不斷合理化的過程,《京生工作室》以草民之卑,欲為社會做點實事。

闊別十三年北京重返故里,窺視“和諧”社會,令我目瞪口呆。在今日大變革之下。中央曾經牢不可破的控制力正在減退。地方上利益集團坐大和所謂“官家主義”“雜霸秩序”已取代一般社會公義。与十三年前相比較,地方官民矛盾更尖銳,貧富更懸殊。腐敗更猖厥。回京短短八個月,屢見各地訪民如潮涌入北京各個衙門口。為申張正義、以示人生存在价值、存在意義。決定中秋之日《京生工作室》正式成立。次日開始工作。

9月19日早八點三十,四川達州徐美珍女士打電話來,為工作室首開記錄。徐美珍女士2004年因為小車禍到達州私人承包的中醫醫院做手術,結果截錯了骨頭。小病治成大病。徐美珍原能行走,腿治成离不開拐的人。事后醫院院長勾結達州市衛生局的官員。撕毀徐美珍原始病歷和治療方案,杜攢假病歷。以此為椐,不給徐美珍提出合理做“醫療事故鑒定”。以逃事故之責。這典型醫療腐敗僅需一次公正鑒定,問題就地解決。可是小小私人醫院院長和衛生局局長競能一手遮天,全達州市沒有一家醫院敢給她做鑒定。把簡單問題人為复雜化。權錢交易的又一新形式,已經重創了人倫底線。無奈之下,2005年初徐美珍由年近八十歲的老父親背到北京上訪。,一次次,一層層上訪。又一次次,一層層轉批。終點又回到原點。循環往复折騰。十個月過去了。消耗徐美珍家全部家當,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如今看到徐美珍父女在北京的艱辛(錢已花完,靠乞討、拾菜葉度日)慘景。稍具有同情常識的人,會知她們父女不是真的活不下去,決不會到北京上訪。給我打電話時,她情不自禁哭泣了起來,她的無助与無奈從她的哭泣聲中明确無誤的表露出來。我真的不想,但我又不得不告訴她:“我們是民間机构,沒有政府背景,我們所能做的只是通過我們的渠道向有關部門反映你的情況,同時,我們將你的事向國內外媒體披露謀求其盡快解決。”

我不能多說,我不敢承諾,面對她那期待的目光我無言以對。我在思考,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為什么長期得不到解決?政府不知道?沒有這個義務?還是不能或不想去做?她是一個人,年輕的人,她僅31歲,她的這番經歷對她的心靈會產生多么巨大的傷害,她已經絕望,絕望的呼喚正義,良心与愛!人間還有愛嗎?我流淚,我嘆息,我感慨万千,我能拯救她嗎?可中國社會何只她一人?這一群體靠誰來拯救?鳴呼,蒼天!

第一天的工作如此之忙出乎我的預料,一整天不斷的有電話打來,咨詢的,祝賀的,幫忙的,問候的,更有好心朋友流露出的關心与懮慮。我原本以為〈工作室〉至少在最初階段會極其艱難的存在下去,可今天這一切似乎預示著:除非我不想做,否則,我不會有清閑。我意識到我的擔子与責任我愧對期望的目光,我只能盡力。

首日試運行就已感到“天寒昏無日,山遠道路迷”之艱難。無能《工作室》企盼蒼天助我一臂之力:一柱清香一碗泉,灶君司命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京生文章不值錢。

除此,我們還能做什么?

— 京生工作室 2005。9。20。

魏京生基金會网址:www.weijingsheng.org(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