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30億預算 行銷全台25景點

【大紀元10月3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劉力仁、曾鴻儒╱台北報導〕為推廣觀光,觀光局推動「各縣市觀光旗艦計畫」,全國共選擇廿五個旗艦點及十四個旗艦活動,編列卅億經費,準備進行國際行銷。結果,不僅名單引發爭議,一次在國際行銷廿五個旗艦點,會不會「野心過大」,也引爆話題。

由於一旦被選為「旗艦點」,觀光局將挹注大量觀光資源,可望帶動周遭商圈發展,各縣市遴選過程形成「觀光代表性」大戰,譬如台北縣是「金九文化城」還是「淡水老街」,台北市是「故宮」還是「中正紀念堂」,台南市應該推銷「赤嵌樓」還是「安平港」,各縣市政府、議會都經過一番廝殺,才交出提報名單。

觀光局表示,地方提報的名單,有的難以行銷,甚至毫無觀光概念,「我們沒有照單全收」。評選的原則應具備城市景觀風貌、高知名度自然景觀或重要地標,另外,如果富民俗文化觀念,也有出線機會。

觀光局名單惹爭議

但觀光局的名單還是引起爭議,如台中縣一口氣提報梨山、武陵農場、谷關、東勢林場、大甲鎮瀾宮五個景點,結果觀光局以都不具國際宣傳性,全部打回票。

台中縣交通旅遊局長張大春對此表示訝異,立即向觀光局抗議,張大春說,提報的景點不說,台中縣「東豐綠廊」特色及景致怎會輸給雲林「西螺大橋」。他表示,經抗議後,觀光局已經同意把「梨山」加進旗艦點。

至於旗艦活動部分,則大致符合地方預期。

近期說明經費使用

觀光局長許文聖強調,這些旗艦點及旗艦活動未來將是觀光局海內外觀光行銷重心,卅億經費自明年起,分三年編列,其中廿五點五億將進行國際宣傳,其餘四點五億國內宣傳。

他不諱言「大家都在問我,錢該怎麼用?」這筆龐大經費造成他的壓力,他近期內將會對外界完整說明。

錢怎麼用 地方看法不一

〔記者吳正庭、楊菁菁、劉禹慶、游太郎╱綜合報導〕觀光局編列高達卅億元觀光宣傳經費,讓財源不充裕的地方政府充滿期待,問及要如何為地方政府行銷觀光旗艦點,地方政府看法不一,有的希望錢直接撥下來,有的覺得觀光局應該集中火力宣傳。

花蓮縣旅遊局長林寶樹表示,縣政府對外已經開始行銷旗艦點「太魯閣」,他認為觀光局統籌運用經費來進行宣傳,作法是對的。

高雄市建設局長李葉田表示,高雄市有很多觀光飯店、旅行社,市政府也常常舉辦觀光宣傳活動,有相當經驗,觀光局的經費最好直接撥給高雄市政府使用最好。

金門縣政府則希望,中央幫助宣傳是好事,但如果中央政策開放,給政策牛肉會更好,例如開放外國觀光客得由金門「小三通」往返台灣、中國,這樣才有助於帶動金門發展。

澎湖縣旅遊局長洪棟霖表示,澎湖縣政府願望不大,希望觀光局拍一集介紹澎湖影片在Discovery頻道播放,在國際傳媒上行銷,效果最好。

區域整合 計畫才易見效

〔記者劉力仁╱台北報導〕旅遊業者認為,「一縣市一旗艦」容易流於形式,國外很少有這麼厲害的觀光局,一次可以行銷廿五個觀光點,必須區域性觀光資源整合,才容易達到效果。

旅遊業者進一步表示,根據觀光局去年統計,外國人來台十大最愛景點,北部就佔了六個,分別是台北一○一大樓、故宮、烏來、淡水、九份、行天宮,東部太魯閣、中部阿里山、南部有兩個,墾丁及台南府城文化古蹟,觀光局應該就外國人喜歡的景點加以設計宣傳,順勢導引觀光客前來,應該較具成效。

高雄市旅遊公會理事長林尚志則表示,高高屏的旅遊線是一貫的,應該整合行銷。

另外南部觀光資源分配,無論是觀光宣傳、航空交通規劃、飯店住宿等都不如北部,旗艦計畫如果補這些不足之處,平衡南北觀光資源,南部觀光業者會感謝觀光局。

中華民國旅遊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許高慶建議,觀光局在旗艦點選出來後,應該進行區域包裝,譬如南部七縣市、中部五縣市為一個區域,進行整體行銷,有完整的推廣計畫,才能達到效果,旅遊業者才會配合規劃行程。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