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雲林國際糕餅文化節 7日登場

【大紀元10月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芳如雲林報導) 福爾摩沙藝術節系列活動「2005雲林國際糕餅文化節」即將於10月7日至23日熱鬧登場!活動以本土文化與西方技術互相交流,是個既傳統又創新的國際性糕餅文化節。主辦單位希望藉由此機會讓民眾重新了解台灣傳統的糕餅美食,將傳統糕餅帶入現代飲食文化中,開創傳統糕餅的新生命。



代理縣長李進勇表示,古笨港是一個超過300年古蹟的古鎮,過去是一個重要交易區, 由於經濟形勢的推移,雖不是港口但一直是沿海地區的貿易中心,糕餅不僅好吃而已,更重於其內涵,內容,出生,嫁娶,做壽等等,與人生活緊密相關,結合人文素養,期盼本次活動將傳統糕餅文化,重新發揚,並帶動雲林縣從一個傳統的農業縣市轉型成一個具有休閒觀光價值的城市,無論是糕餅文化或是已經推廣成功的古坑咖啡文化,都是雲林農產品轉型的契機,將雲林的農產品成功行銷到全國各地。

文化局局長林日揚感謝文建會及地方糕餅業者充分合作協助,迎接這首度屬於全國的糕餅盛會,期待透過這為期17天的豐富文化饗宴,為台灣的傳統糕餅產業創造出蓬勃發展的生機!

「2005雲林國際糕餅文化節」不僅僅只有本土文化還加上西方技術互相交流,是個既傳統又創新的國際性糕餅文化節。從糕餅的祖師爺孔明到鄭成功,從北港到全臺灣,糕餅文化一直深入民眾生活當中,而雲林北港的糕餅歷史,更回溯到數百年前,可以說是台灣傳統糕餅的源頭之一。

而糕餅節的由來相傳在三國時代,孫權眼看劉備日見壯大,便接受周瑜獻計,假稱要將妹妹許配給劉備 ,卻暗中備兵擊潰,但孔明真知灼見,收購了所有糕餅店的餅,分送東吳的民眾和孫權的將士,又命人在東吳境內懸放「孫劉兩姓合婚」的風箏示眾,藉此使孫權假戲真做,也化解了一場危機,自此男女婚聘爭相仿效流傳至今,糕餅業者皆以感謝孔明並供奉為祖師爺,而台灣的糕餅業更以孔明的誕辰(農曆7月23日)定為糕餅節。(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