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

福布斯富豪騙貸10億 攜家眷潛逃加國

【大紀元11月17日訊】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中國特種纖維(0285.hk)正式退市後,公司實際控制人陳順利如人間蒸發般,蹤跡難尋。一位剛從陳順利的家鄉──福建長樂市漳港鎮路頂村探訪歸來的人士表示,陳順利已經去了加拿大,同去的還有陳順利的妻子、弟弟、妹夫等一批“走得近”的親戚。陳順利於2002年曾躋身於《福布斯》中國內地富豪榜,位列第22位。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報道,陳順利留下一堆巨額債務和訴訟。據統計,在清盤前,特種纖維欠銀行貸款7.2億元,陳順利以質押股票的形式從証券公司和財務公司獲得資金2.81億元,此外,還有數億拖欠的各種原材料款、設備款和水電費。

陳順利以何種手法獲得如此巨額資金?伴隨各債權人的一輪密集相關訴訟,真相逐漸顯露。

10億元債務

資料顯示,目前特種纖維涉及的銀行貸款總計7.2億元。停牌前,陳順利所持特種纖維的11.96億股中,有11.61億股分別抵押給了友邦 銀行、深創投、利高証券、台証証券(香港)、Tonwell投資、敦沛証券、興偉聯合証券有限公司、LaSalleStreetVentures、新鴻 基、 TopNewFinance等9家機構,獲得資金2.81億元。

相關債權人之前已經開始陸續向法院遞交訴狀,在記者得到的幾份法院判決書和起訴狀顯示,陳順利獲得這些貸款和資金時,多採用上市公司資產抵押或上市公 司擔保的方式,在陳順利“破產”,特種纖維除牌的背景下,這種擔保或抵押的保障意義,著實有限。根據2004年10月11日的一份清盤資料顯示,特種纖維 當時共有銀行存款7.9萬元,廠房機器設備2.1萬元,其他資產912元,合計僅有10萬余元。

新貸還舊貸

9月3日,福建高院在廈門對特種纖維位於福建長樂的物業宏航新城進行拍賣。宏航新城是 1996年陳順利抵押給工商銀行福州分行五四支行的,此筆交易,陳順利共獲得三筆本金8500萬元貸款。這筆貸款直到約定還款日的4年之後,僅歸還60萬 元(每筆20萬),剩余8440萬元和659萬元利息分文未付。特種纖維停牌之後的五四支行一份起訴狀顯示,在提供完上述8500萬貸款之後,五四支行至 少又給陳順利先後提供過三次貸款。

首先是在2001年前後,五四支行給和順中國提供了短期借款,借款本金3300萬元。值得注意的是,在提供這筆貸款時,陳順利此前的8500萬貸款已 經到期,但僅僅歸還了60萬元。在此之後,五四支行又給陳順利提供過兩次貸款,2002年9月30日,五四支行給和順中國提供了流動資金借款3300萬 元,用途是歸還前面借款的本金。2003年8月29日,五四支行再次提供流動資金借款2800萬元。

顯然,後面三筆貸款的目的就是“新貸還舊貸”。但即使是這樣,陳順利依然未將舊貸還清,五四支行的起訴狀顯示,直到2003年 12月,3300萬的這筆貸款依然還有500萬的本金未還。

空手套白狼

在特種纖維停牌近一年後的2004年6月,特種纖維的香港債權人怡泰富財務(香港)有限公司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清盤申請,光大銀行深圳分行紅荔路支行 迅速發表聲明,至2004年3月31日,特種纖維擔保廣東佛山和順東利特種纖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和順東利”)所借款項1.45億元人民幣,據此反對怡 泰富進行清盤。

1.45億的貸款規模,讓光大銀行深圳紅荔路支行成為僅次於五四支行的債權銀行。而陳順利獲取紅荔路支行貸款的手法,與之前獲得五四支行貸款的手法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紅荔路支行聲明所說的和順東利,是2002年陳順利收購的企業。前身是佛山東利化纖有限公司。知情人士表示,在轉讓時,佛山東利的債務全部剝離,陳順 利僅用8200萬元的代價換得了高達3.5億的資產。但陳順利入主佛山東利後,不僅沒有增加投資,也沒有按約定交付收購款,而是首先取得了中國銀行佛山分 行 3000萬元的無抵押貸款,之後,陳順利又將和順東利一部分資產抵押於光大銀行深圳分行紅荔路支行,獲得8000萬元貸款。

截至2003年8月,和順東利僅僅只支付了3116萬元,仍然拖欠6000多萬元的資產轉讓款未付。無奈之下,佛山東利將和順東利告上了法庭,佛山市 中級人民法院於當年8月發出了民事調解書,表示“和順東利必須盡快支付佛山東利6389萬元(含利息)的收購款,否則佛山東利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有權申 請收回該公司資產”。

於是,此前曾貸款8000萬元給和順東利的光大銀行深圳分行紅荔路支行面臨尷尬:如果強制執行,曾經被作為貸款抵押的和順東利的資產將被強制收回,此 前8000萬元的貸款自然打了水漂,要麼是“放水養魚”,再給和順東利追加貸款,以償還收購款。最後的選擇是後者。8月25日,福建長樂順氏集團又以所持 和順東利股權抵押擔保,從紅荔路支行再次獲得6500萬元貸款。至此,陳順利在8200萬元收購款大半未付的情況下,已累計獲得了 1.75億元貸款,而這些貸款中,除了歸還佛山東利的收購款,其餘的,據知情人介紹,大多被陳順利以購買原材料或設備的名義轉到了其他關聯企業。@(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