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集

林保華:民進黨應有選戰的新思維

【大紀元11月5日訊】有人說﹐民進黨是選舉機器﹐但是機器舊了也要維修﹔面對新的產品﹐機器還需要改裝﹐甚至重造。民進黨在二○○○年執政以後﹐作為執政黨參與選舉與以前作為在野黨參與選舉﹐也應該所不同。二○○四年總統選舉的慘勝和立委選舉的挫折﹐恐怕都與沒有與時俱進有關。面對台灣目前政經情況﹐眼前的地方選舉應有新的思維。

首先﹐提振士氣。目前若干弊案﹐似乎給民進黨的形象造成嚴重損傷﹐因此打擊士氣。其實這完全沒有必要。第一﹐現在把弊案揭出來﹐好過以後﹐因為時間一拖長﹐毒瘤蔓延擴散﹐出問題會更多﹐層級也會更高﹔如果出現在總統選舉之時﹐打擊豈不更大﹖第二﹐民進黨內出現弊案﹐比起國民黨執政時期﹐還是少數﹐國民黨內弊案因為沒有民主制度的制衡﹐有些完全沒有揭露出來﹐否則怎麼有錢在海外大量置產﹖有些至今還亡命國外﹖當然民進黨不能因此而放鬆自己﹐因為到底剛剛執政就出亂子。作為一個以改革為旗號的民主政黨﹐必須吸取教訓。

其次﹐黨務系統與政府系統應該有所區隔。因為民進黨已經是執政黨。以台灣目前所處的政經情況﹐例如經濟不太景氣﹑中共的統戰分化﹑外交的逆境﹑禽流感的威脅﹑選舉和日常事務中的黑金現象等等﹐政府的工作太多了﹐因此政府的主要精力應該擺在日常事務上面﹐何況做好日常工作﹐也起到助選作用﹐而且是以實際行動與展示成績助選。當然﹐這不是說國家與政府的領導人完全不參與助選﹐例如開始時的動員﹑最後一天的拼搏﹐關鍵地區的造勢大會﹐都需要出來。但是次數不宜太多。一般情況下﹐除了黨務人員﹐因為是地方選舉﹐立委應該多多出來。

再次﹐改革選舉語言。民進黨在野時﹐罵執政黨是它的選舉語言﹐但是當政了﹐不應該將罵在野黨作為單一的選舉語言。固然在野黨做出許多傷害國家與人民的事﹐作為執政黨﹐應該從愛護國家與人民的立場出發﹐承認執政上的某些欠缺﹐然後苦口婆心向民眾詳細解釋按照在野黨的做法﹐會給民眾造成甚麼損失。例如與共產黨勾結將使台灣恢復白色恐怖﹔媒體如果給中資控制﹐台灣民眾願意像中國人那樣看不到想看的資訊﹐還因為發表一些言論而被逮捕嗎﹖民進黨再不濟﹐台灣也沒有政治犯啊﹐哪來甚麼“綠色恐怖”﹖同樣是焦點議題﹐放軟身段可以爭取對罵戰感到厭煩的民心。如果要爽﹐就罵共產黨﹐可以凝聚台灣的民心﹐一樣痛在親共政客心裡。

目前的地方選舉遍布全國﹐但是一定要抓重點。依筆者看來﹐台北縣是重點﹐諸多理由我就不說了﹐為此需要樹立他的年輕﹑清新與改革形象﹔民進黨有影響力的立委﹐形象清新的立委﹐應該多多為他站台。台聯也應打破政黨樊籬為他助選﹐民進黨還應該爭取無黨籍立委與政治人物相助。總之要爭取大多數﹐利用盡可能的資源。──原載《TAIWAN NEWS 財經文化周刊 210期》@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