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頓

華埠悼念南京屠殺

馬滌凡﹕承認錯誤 才能不犯相同罪過

【大紀元12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朱江報導) 亞洲文化基金會與大波士頓區中華文化協會(GBC-CA)17日假華埠昆市小學舉辦「二次大戰日軍侵華紀實展」,紐約紀念南京大屠殺受難同胞聯合會首席創會人邵子平、西康大學副教授祁壽華等應邀演講。紀念會中播放了由馬滌凡和Gorden 陳剪接的「日軍侵華」影片,其中記錄了918入侵、毒氣殘殺、東北731細菌部隊以及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畫面。現場有20多面記錄南京大屠殺的展板,多本關於南京大屠殺史實的書籍與影音資料展出並出售。

中華文協會長譚彩璇和亞洲文化基金會馬滌凡介紹紐約紀念南京大屠殺受難同胞聯合會1991年成立,該會成立後,George Fitch 長女Marion贈送了珍藏50年的日本在南京暴行的50張照片。馬驥之子將54年在地下室存放的當年馬驥在南京親自拍攝的暴行記錄片交給該會。創會人邵子平和主要成員陳憲中在十幾年間做了大量的工作。

會中祁壽華介紹自己的小說「紫金山燃燒的時刻」,以小說形式讓美國人瞭解這段歷史、之後二胡演奏家趙志民獨奏、朱紹昌與張建勛詩朗誦。文協合唱團演唱了合唱「祈禱」,由四十位來自黃河、劍橋合唱團等中文學校合唱團的合唱成員演唱了數首歌曲。

馬滌凡表示,12月13日為南京大屠殺68週年,日本侵華暴行對中、日韓甚至東南亞造成的災難影響都很大,舉辦本次活動既是對死難同胞的悼念,也是提醒和警示。德國認錯道歉,追查納粹犯罪份子,對死去的人有一個交待。而日本軍國主義抬頭,不拒絕參拜神社。只有承認過去曾犯的錯誤,才能夠不再重蹈覆轍。

在該活動前突然摔傷右腿的馬滌凡感言這段受傷經歷讓她更理解傷弱者的心情,回顧過往,感慨甚多,更懂得珍惜生命,珍惜擁有的一切。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