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李明維帶著觀念藝術作品遊歷世界

【大紀元12月2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

趁著2006年還沒來臨前,李明維悄悄地由紐約回到台灣,沒有新展開幕,也不是談新的合作計畫,李明維說,「明年會很忙,所以先抽空回家陪伴家人。」當然,這次回台還有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向收藏家把自己的作品「借」回來,因為明年一整年,李明維在美國、日本、澳洲、英國,共有6個大展,多年來累積的作品精華,將於全球再現!

李明維的作品,就展出型式來「看」,或可說是裝置藝術,但每件作品其實多是在反觀生命的各種面向,而且,幾乎都會邀請非藝術圈的人參與互動,藉藝術讓更多人「思考」生活或生命的本質。

有別於藝術家往中國跑的潮流,李明維婉拒了來自中國的展覽邀約,新年度的展出計畫足跡將遠跨到英國利物浦,參與泰德美術館的利物浦雙年展;當年為921而做的《菩提》,將成為澳洲昆士蘭現代美術館明年開幕時的首展;曾經在紐約展示過的《旅驛計畫》,則會在明年底赴雪梨展出。

李明維對在日本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三年展」特別期待,越後妻有是位於新潟的一個區域,有6個城鎮加入大地藝術的催生,由當地人共同測試「藝術是否可以拯救農村經濟席捲而來的荒蕪」,李明維先前赴日探路時,對那特殊場域留下深刻印象,「有回到故鄉埔里的感覺!」因此,將在當地展出《返鄉計畫》。

至於美國則有兩場重要展覽,其一是麥迪森當代美術館的開幕展,將以《慶生》為題,取台灣人「抓周」的習俗,對照西方人「B a b yShower」,觀照不同文化對新生命的期許。

另一個與藝術家成長經驗息息相關的,是將在皇后美術館展出的「1.5展」,這個特殊名詞有跨文化的寓意,策展人邀請台灣、非洲、埃及、伊朗等不同國籍背景的藝術家,以「有自己的母體文化,但受美國文化養成」的背景提出作品。

李明維提出曾經在台灣展出過的作品《壇城》,但策展人希望他也把今年在當代館展出的《四重奏》重現紐約,因為該作品是以德弗札克《美國》第二樂章,四重奏四人分開錄音,再透過特殊控音裝置,由四個隱藏的喇叭重現,並由人的移動與樂音消長的互動,使四重奏產生不同的互動效果,正好可以體現美國新移民如今與新大陸的關係。

其實,在明年的大忙碌之後,後年在芝加哥還有個大計畫,但李明維出人意表地說,他將「回歸到古典」,「其實我平日不逛當代美術展,我多半時間都在大都會看古典的東西,」李明維說,「我相信以前人的作品為出發點,做為學習的對像是很重要的。」屆時,李明維的關照主題將聚焦在《畢卡索與葛爾尼卡》。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