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印度營建市場大 台灣工程業者良機

【大紀元12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四日電)金磚四國之一的印度,除消費市場潛力驚人,由於基礎建設落後,營建市場商機也不容小覷,自首都新德里建造完成第一期捷運後,孟買捷運首期工程也公告招標,台灣的台北捷運公司、大陸工程、漢翔航空、中鼎工程、台新金控及工信工程等13家公司成立捷邦工程顧問公司參與標案。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在今年10月召集台灣12家營建相關業者前往印度考察,團員包括6家營建廠、2家工程顧問公司、2家營建研究機構、1家設備商及 1家銀行,工程公司包括大陸工程及泛亞工程等。

根據外貿協會報告指出,印度各項基礎建設不足久遭詬病,也是妨礙外人直接投資流入重要因素之一;印度政府估計,各項基礎建設所需資金約4400億美元,其中以電力2430億美元最多,其次分別是公路工程的1070億美元、電信的490億美元、鐵路290億美元、港口的70億美元及機場的50億美元。

由於所需資金龐大,印度政府採取與私人承包商、金融機構合作的公私合營方式進行基礎建設,其中最常用方式就是BOT(Build,Operation,Tranfer),其次是由中央政府支應部分資金給得標廠商或由政府自行投資等方式。例如馬來西亞商以 BOT方式自行投資國道工程,印度國家高速公路管理局贈與工程款的 40%,以彌補完工後向路人收費的不足。

印度捷運自1998年10月 1日開始建造新德里第一期捷運,共計有 3條路線,目前第一線已開始營運,是從Shahdara到 Rithala的22公里,若加上第二線的11公里,合計為33公里。

除新德里第一線捷運已上路,第二期工程也公告招標,計分車站、土建、軌道及機電等細部工程,大陸工程預計參與其車站地下化工程標案。

印度商業重鎮孟買的首期捷運工程也正由工程顧問公司規劃中,台灣相關業者在不久前籌組捷邦工程顧問公司,扮演顧問諮詢角色。台北捷運公司正工程司陳秀清指出,印度進步相當快,捷邦顧問公司扮演的是諮詢角色,並不出資,參與孟買捷運工程標案,是負責顧問諮詢。

率領營建業赴印度考察的外貿協會市場拓展處長黃文榮認為,印度營建市場很大,包括工程和房地產,台灣營建業在前者比較有機會,但是需要政府相關的配合與協助。

外貿協會建議,印度較適合台灣業者的項目是交通工程,如捷運與公路,不過,印度政府因預算不足,鼓勵以BOT方式進行,並歡迎外國廠商投資參與,但BOT成本回收時間長,不適合台灣中小型廠商財力負擔。因此,外貿協會認為,非 BOT案,可由台灣大型營建公司整合工程顧問及中小型專業施工單位,如基樁、擋土支撐、橋樑,並由大型公司出面投標,如成功得標,可將工程分包給中小型營建廠商。

資金方面,外貿協會鼓勵銀行業者組成銀行團提供台灣業者大額且長期的專案融資,並編列預算,透過銀行團提供業者優惠貸款;另外,外貿協會委請經濟建設委員會就營建業赴印度市場可行性進行相關研究,希望對業者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