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

今年全球暖化史上最嚴重 專家呼籲採取對策

【大紀元12月7日報導】(中央社蒙特婁六日美聯電)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在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上發表調查報告指出,今年可能是有紀錄以來全球氣候最炎熱、最乾旱以及暴風雨最多的一年,因此世人必須緊急設法對抗全球氣候暖化帶來的威脅。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報告指出,二○○五年是地球出現極端氣候最嚴重的一年,這一年出現了最炎熱的氣候,北極冰層融化的面積最大,大西洋水域出現最強烈的颶風,而加勒比海海水的溫度今年最高。與此同時,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出現數十年未有的嚴重乾旱,嚴重程度遠遠超過上一個世紀。

這篇報告引用美國政府與世界氣象組織公布的統計資料。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利用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舉行之際,檢討並研究如何提高京都議定書的規定時,發表這篇報告。三十五個工業國家在京都議定書中同意,在二○一二年以前,將造成地球暖化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減少百分之五以上。

京都議定書認為,二氧化碳與其他五種把熱度困在大氣層中的氣體,是造成全球溫度上昇與擾亂氣候型態的主因。許多科學家認為,假如溫度持續上昇,極端的氣候將會使更多無辜者喪生,人類的生活方式也將因此發生重大變化,許多動物更可能絕種。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指出,根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發表的報告,今年的平均氣溫已經比一九九八年高出華氏零點一度,而一九九八年是有紀錄以來溫度最高的一年。

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氣候變遷計畫的首席科學家韓森說,如今已經不能用氣候變化週期型態不同的理由,說明為何今年的颶風遠多於往年。

韓森說:「颶風發生當然有週期性特徵,然而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的就是,週期性的理由已經無法解釋我們如今親眼目睹的現象。」韓森指出,美國的國家颶風中心未能預估今年會有多少次颶風。

去年,國家颶風中心預測將會出現八到二十一個颶風,可是實際出現的數目遠遠超過早先的預估,颶風官方名稱的羅馬字母根本不夠用,只好以希臘字母來補充。

甚至在北極地區也可發現全球氣溫昇高帶來的影響。今年九月的紀錄顯示,北極冰層的面積為一百二十九萬五千平方公里,小於歷史上的平均面積。北極冰層的面積,也就是冰層覆蓋海水的面積,正以每十年減少百分之九點八的比例逐漸減少。

加拿大北極地區原住民印紐特人,上週發表的報告也顯示他們對於氣候暖化的憂慮。印紐特人指出,海岸線逐漸被侵蝕,冰層愈來愈薄,北極熊的數目也愈來愈少,這對他們的生活帶來重大影響。

韓森指出,若干預測顯示,到了本世紀結束時,北極可能會變成無冰區,甚至到本世紀中期時,北極的冰層就可能全部融化。

韓森說:「北極冰層融化的情形,正以我們難以想像的速度進行中。」

韓森強調,當世界各地出現許多諸如此環保與氣候的警訊時,儘管美國在這方面並未發揮任何領導作用,但我們仍必須積極設法阻止全球氣溫繼續昇高。

韓森說:「最有效與最迅速的辦法,就是儘量不要使用礦物燃料,以減少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這能夠帶來效果最長久的保證。」

全世界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有四分之一是由美國排放的。可是美國一直拒絕加入京都議定書,並且抵制任何限制美國工業排放造成溫室效應氣體的措施。美國政府認為,這些措施妨礙美國的經濟成長。

美國總統布什呼籲,在二○一二年以前,將美國排放造成溫室效應氣體數量的成長率減少百分之十八,並承諾一年提供大約五十億美元,作為研究減少全球暖化科技的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