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灣漁船「成輝一號」被俄國扣押事件的省思

【大紀元2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弘光莫斯科特稿)二零零四年台灣與俄羅斯之間漁業合作最不愉快的風波要算是高雄籍魷釣漁船「成輝一號」被扣事件。這次事件的發生和結局,在台、俄雙方今後進一步漁業合作上,留下了陰影。

去年九月,「成輝一號」因誤闖俄羅斯海域作業,人船被扣,經俄國法院判決確定,漁船、魚貨沒收,船長顏瑞澄罰款六十萬美元,船上五名台灣籍幹部一直到今年一月二十一日才被遣返回國。

「成輝一號」是去年九月十六日被一艘由拖船所偽裝的俄國巡邏船指控侵入俄國經濟海域,雙方追逐近二十小時後由武裝飛機開槍攔下「成輝一號」。這一事件在俄羅斯國營電視台當天晚間九時新聞報導出來,整個情況,台北莫斯科經濟文化協調委員會駐莫斯科代表處當晚立即聯絡俄羅斯外交部,有關人員全盤掌握「成輝一號」人船扣押至庫頁島卡薩柯夫港的情況。

「成輝一號」船上除船長顏瑞澄外,還有台籍幹部顏萬助、顏瑞江、許榮強和杜志強,另有二十三名大陸漁工、三名越南漁工和三名印尼漁工;「成輝一號」遭扣押後,大陸和外籍船員先後陸續獲釋返國,但是五名台籍幹部則被留置在漁船上,直到司法判決確定後,才重獲自由。

由於「成輝一號」被認定違法在先,需靜候司法判決確定,而莫斯科與庫頁島時差將近八小時,連絡困難度極高,駐俄代表陳榮傑為關心船員安全,還特別請代表處經濟、領務與安全等主管人員親自到庫頁島探望協助;台灣在當地唯一林姓台商,也接受「成輝一號」船東委託參加搶救工作。

這段期間,由於停靠港口還要付出一筆費用,「成輝一號」因此只好停在卡薩柯夫港區的海上,船員每隔一段時間必須進港補充食品,船東最後也因此被迫委託當地律師提供協助。

據了解,事實上,近年來台灣與俄商合作,早已獲有在俄國經濟海域捕魚的配額,簽有合作契約的台灣漁船都有權進入俄國羅斯領域捕魚。後來因為收獲量不好,在去年才紛紛終止合作關係。「成輝一號」就是在沒有捕漁權的情況下,心存僥倖闖入俄國經濟海域捕撈秋刀魚而遭到當局扣押。

俄國政府於十二月三十日司法判決確定,認定「成輝一號」違法私闖俄國經濟海域作業,漁船和當時船上價值新台幣約一千多萬元的二百多噸魚貨,全部被沒收,船長顏瑞澄被判罰款六十萬美元,折合新台幣近二千萬元。

「成輝一號」船齡已近二十年,價值僅有新台幣一千多萬元,船東在確定船員可平安獲釋後,決定放棄上訴。

這次「成輝一號」事件除了人員安全外,財物方面遭到重大的損失,原因主要是船東不了解俄國的遠東地區特殊情況,未能在第一時效爭取行政裁決;直到最後全案被遞交到司法程序,以致五名船員要被迫留置在漁船上長達三個多月後,才能回到高雄。

這一事件發生後,駐俄國代表處與俄國外交部都介入處理,但是,庫頁島與莫斯科距離遙遠,當地司法單位和邊防單位的管轄權力極大,莫斯科外交管道鞭長莫及,這次事件發生和結局,也為台、俄雙方今後進一步漁業合作上留下了陰影。

外交界人士指出,要突破這一合作困境,俄國方面實應考量讓台灣在俄羅斯遠東地區能設立代表處分處,處理雙方在經濟合作和其它各項領域交往時所產生的突發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