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性新聞

來個健康操 測試體適能

【大紀元2月12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陳宜君特譯)幾乎所有人在學生時代上體育課時,都曾接受體能測驗,項目不一而足,但通常都有跑步,有些還會加上仰臥起坐、引體向上、跳遠,甚至某些伸展運動。

成年後,很少有人接受體能測驗。大概只有心臟病患或可能罹患心臟病者才會進行心肺功能檢測,俾使醫師了解受檢者的體能狀況。其他人則成了漏網之魚,雖明白自己隨著年齡增長,彎腰撿拾東西越來越困難,但並不清楚實際體能狀況究竟如何。

華盛頓郵報彙整了美國衛生與體適能專業人士評估成人體能的標準,並加以簡化;只要進行簡單測驗,並對照本文右邊的四個附表,就能讓各年齡層的人了解自己的體能概況。不過華郵強調,進行下列檢測前,必須先洽詢醫師意見並徵得同意;展開測試前,須先進行至少五分鐘的暖身運動,例如步行、做些簡單的健身操或擺動雙臂等,讓血液循環身體,肌肉放鬆。

■體適能測試:步行一英里

先在運動場跑道或交通流量較低的街道上量好一英里(相當於一點六公里 )的距離。一般運動場約是四圈;若是在馬路上,則可利用車子的里程表協助測量。以個人能力所及的最快速度走完全程,但切記不要奔跑,以免受傷。使用可顯示秒數的碼表或手錶測量走完全程所需的時間,將結果與附表的數據比較,即可了解自己的體能概況。

■肌力測試:伏地挺身

以雙手和腳趾著地,背部挺直。雙手由肩部直接垂下,平放於地板上。維持相同姿勢,但以膝蓋支撐身體,而非腳趾。彎曲手肘,將身體壓低,直到下巴輕觸地板,然後抬高身體,直到雙臂打直。注意:背部得全程維持挺直。持續前述動作,直到無法再作為止;途中可以稍事休息,但只能於身體維持在上部位置時進行。記下自己一口氣所能完成的次數,然後與附表比較。

■肌力測試:屈膝仰臥起坐

現在的體能訓練或檢測已不再要求做挺直雙腿的仰臥起坐,因為會傷及背與頸部。一般檢測腹部肌力時,常以屈膝仰臥起坐取代。

利用膠帶在地板上做出兩條相距九公分的平行線記號。躺在地板上,臉部朝上;身體須與膠帶記號垂直,雙手手掌朝下,手指碰觸距離身體較近的那條膠帶記號。將膝蓋彎成九十度左右的角度,雙腳踏在地板上。身體儘可能向前,但手仍放置在地板上;彎曲脊椎,肩膀抬高,直到指尖碰到距離較遠的另一條膠帶記號,然後恢復剛開始的姿勢。記下自己在六十秒內所能重複前述動作的次數,與附表數據比較。

■柔軟度測試:坐姿體前彎

測試身體柔軟度的方法有許多種,以下是最簡單的方式。

在地板上放一把尺,在第三十八公分刻度處貼上長六十公分的膠帶做記號,方向須與尺垂直。坐在地板上,雙腳張開約三十公分,兩隻腳底板須碰到膠帶記號,尺的零公分刻度位於雙腿之間。將一隻手放在另一手上面。緩慢吐氣,越慢越好,手沿著尺儘可能向前伸展,頭部須置於雙臂之間,身體絕不可突然彈起;記下自己所能碰到的尺上最遠刻度,但不要勉強超過身體所能承受的範圍。放鬆,然後再重複兩次檢測。以最遠一次的成績和附表數據比較。

了解自己的身體概況後,若想改善體能,可以每週抽空三天,每次做半小時會讓你大口喘氣的有氧運動。另外每週進行兩次程度達到挑戰體能的舉重運動,以及數次伸展運動。多走路,也可參加健身課程。不是每個人都想成為金牌運動選手,但若能正確訓練體能,就可以比運動員長壽。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