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扁宋會十結論 台朝野褒貶不一

人氣: 1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24日訊】「扁宋會」2月24日上午10時30分在台北賓館登場,台灣總統陳水扁與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會談兩個多小時後,達成十項結論並簽署了聯合聲明。
  
扁宋確認現階段兩岸關係的最高原則,應為遵守憲法、維持現狀、共創和平。在兩岸和平的前提下,陳水扁承諾在任期之內堅守承認中華民國、任內不改國號、不宣示獨立等「四不一沒有」承諾。
  
這是陳水扁自2000年上任以來第二度與宋楚瑜會晤。陳水扁送給宋楚瑜的書法家陳雲程「真誠」字畫,扁說「真誠」兩個字代表他的心意,希望能與親民黨真心和解、合作。宋楚瑜則以琉璃品「千里蝸步」回贈。他表示,任何事情都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就像台灣民主發展歷程,雖然很艱辛,但讓大家逐漸邁向優值的民主社會。
  
對於「扁宋會」達成的十項結論,朝野黨團看法褒貶不一。

李登輝:要抓鬼被鬼捉去
  
「扁宋會」達成的十點共識,引發台灣團結聯盟、台獨聯盟、台灣北社等本土政黨與社團的不滿聲浪。據台灣團結聯盟秘書長陳建銘轉述,李登輝以一句台語--「要抓鬼被鬼捉去」--總結形容對扁宋會十點共識的感觸。
  
陳建銘轉述,李前總統認為,政黨如果沒理念、沒信仰,就會沒信心,也將無法成就大事,因此,李特別交代台聯加強推動本土路線,並加強監督民主進步黨政府,避免民進黨偏離本土路線愈來愈遠。
  
陳建銘並說,中國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在即,台聯將舉行反併吞、護台灣大遊行。「扁宋會」後,台聯仍將持續推動正名制憲。
  
陳建銘進一步指出,「扁宋會」這次會談中,完全未談及民生經濟等社會問題,現行社會不公引起的貧富差距、貧童問題,非「扁宋會」關心焦點,令人失望。

王金平:民進黨想分化藍軍
  
「扁宋會」舉行同時,立法院院長、國民黨副主席王金平表示期待兩人談論出福國利民的結論。不過,他也同時指出民進黨雖是立法院最大黨,但因朝小野大,想要通過的法案、政策不能如願,常利用各方理由歪曲事實,抹黑在野黨,以累積選舉能量,達到勝選目的,很多人「深受其苦」。
  
他說,因為朝小野大,民進黨「想辦法分化藍軍」,很多為國為民著想的談論,深層研究起來,基本目的都在削弱泛藍力量,國親心中應該有所警惕,團結在一起。

親民黨:十點聲明均為泛藍最正統主張
  
親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劉文雄2月24日表示,「扁宋會」十點聲明,「憲法一中」地位再次被肯定,中華民國是最大的公約數,泛藍群眾的心聲都已經加進去,黨團感欣慰,親民黨將從此出發,以對話取代對抗,監督取代衝突。親民黨籍立委周錫瑋也表示,「扁宋會」十點聲明,是泛藍最正統主張,吁中國國民黨和台灣團結聯盟珍惜「扁宋會」的意義。

國台辦積極瞭解聲明內容
  
針對「扁宋會」達成十項結論多涉及兩岸議題。中國國務院涉台官員表示,涉台部門隨時關切兩岸形勢的發展,包括扁宋會達成有關兩岸議題共識的內涵,有關部門正在積極瞭解扁宋聯合聲明的相關內容,明天舉行的記者會可望有所回應。

附:十項共同結論
  
雙方十項共同結論要點如下:
  
一、依中華民國憲法所揭櫫的國家定位,即依兩岸目前在事實和中華民國主權現況,必須受到兩岸和國際的承認和尊重。
  
二、現階段的兩岸關係的最高原則,應遵守憲法、維持現況、共創和平,在兩岸和平的前提下,陳總統承諾不宣佈獨立、也不更改國號、不推動兩國論入憲。
  
三、為提升國家整體的競爭力與政府管理的效能,必要凝聚朝野共識、進行憲政改革。憲政改革不涉及國家主權、領土及台海現況的改變。
  
四、武力威脅或壓縮台灣的國際空間,均不利於兩岸關係的改善,為促成兩岸關係的正常化,建立一個和平穩定的互動架構,雙方將凝聚朝野共識,共同推動有關兩岸和平的機制與法制化。
  
五、加強推動兩岸經貿、文化與學術等交流,並以包機的模式,透過與對岸的協商與談判,逐步推動貨運便捷化,乃至於全面三通。
  
六、任何台海現況的改變,必須獲得2,300萬台灣人民的同意,並在兩岸善意的基礎上,不排除兩岸未來可能發展任何關係模式。
  
七、台灣必須要有足夠的國防力量,才能確保台海的和平,未來將在國家安全、台海穩定、區域和平的戰略目標下,全面充實台灣國防戰備所需的武器裝備。
  
八、無意與對岸進行武器軍備競賽,以緩和台海緊張情勢,並積極推動兩岸軍事緩衝區及建構台海軍事安全互信機制。
  
九、依照憲法民族平等的精神,任何對族群具有歧視或攻擊性的語言和行為,均應受到法律制裁和約束,雙方將共同推動保障族群權益及促進族群和諧、平等的基礎法制。
  
十、陳總統與宋楚瑜均承諾,致力於消弭族群對立、積極促進族群的和諧與團結,政府並應在經濟、社會、教育、文化和考試領域,確保各族群享有公平的權利與地位。
  
雙方一致主張兩岸問題的解決,應重視台灣優先的原則,兩岸的未來,應由兩岸人民共同以智慧來協調解決,朝野都應以更大的包容和愛心,尊重不同黨派與族群的主張和理念,才能突破朝野的對立和兩岸僵局,國家整體發展才會有嶄新的機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