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集

從趙紫陽王維林到天安門三君子

【大紀元2月4日訊】王維林是誰?是他,1989年6月4日,北京街頭,隻身擋住一列行進中的坦克縱隊開往天安門廣場。在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悲劇中,王維林是勇敢與追求自由的化身,全世界都稱讚他的壯舉。

趙紫陽是誰?1989年5月19日凌晨,當時身為中共總書記的他,來到沸騰的天安門廣場,拿著手提擴音機,向在那裏已示威逾月的學生說:「同學們我來晚了」。趙紫陽此舉贏盡萬千學子的心,而他此後15年的遭遇,亦博盡世界的所有同情與尊敬。

然而,前些天,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趙紫陽靜靜地躺在那裏。在十五年軟禁之後,他化作了塵土。令人唏噓的是,趙紫陽的巨手曾經推動了中國歷史的發展,但他未能推動平反六四,未能再推動中國的民主化,甚至在百年之後仍須背上「犯有嚴重錯誤」的罪名。

趙紫陽一生迭宕起伏,從中共的基層官員到總書記,為人稱道之事多矣。然而,他留給人們印象最深刻的事,卻是1989年5月19日凌晨的那一幕。

而王維林雖然擋住了坦克一時的推進,但卻未能令劊子手放下屠刀,手無寸鐵市民的鮮血將北京街頭染成支離破碎的殘酷褐紅色。由於王維林此後再也未有出現在人們面前,人們對他除了敬仰外,還帶上了一層神秘。

但王維林隻身擋坦克與趙紫陽赴廣場的兩幕,已定格為八九學運的經典,已定格為中國民主運動中的經典,那是勇者與仁者的風範。

是的,轟轟烈烈的八九年學運的經典鏡頭太多了。百萬人上街,數千人絕食,帳篷城,民主女神,天安門婚禮,血與淚,坦克與機關鎗……當時,在任何一個角落,都流傳著感人至深的故事。

儘管如此,那些故事正在急速地被湮滅,中共的全面封殺與洗腦,社會向「錢」看的大潮,人們在自覺不自覺中已遺忘了許多許多,那些激動人心的場面早已在許多人心中冷卻忘卻。

但是,除了趙紫陽王維林等之外,還有一個鏡頭我們卻不能遺忘。

那個鏡頭曾為中國人所熟知:天安門城樓毛澤東的畫像流著繪畫顏料和雞蛋汁。那幅象徵著「新中國」、象徵著中共統治的圖騰在高唱入雲的民主與自由聖歌中,第一次留下了咒詛和輕蔑的雜物,也第一次留下了恥辱和罪惡的印記。終有一天,那巨幅的畫像將從天安門城樓摘下扔進烈火之中;終有一天,那畫像上的人物將被那些受害者嚴厲審判!

筆者一直以為,該幕是整個八九學運中最動人心魄的傑作,是超現代的行為藝術,是對中共五十年(以當時計)統治進行清算的神來之筆。

相信仍有許多人還記得:始作俑者是來自那巨幅圖騰像上人物的家鄉──瀏陽的三名青年。但他們是誰?大概能說得出來的人已寥寥可數了。

他們便是天安門三君子:原瀏陽小學教師余志堅、原《瀏陽日報》美術編輯喻東嶽、原瀏陽汽車運輸公司司機魯德成。1989年5月23日,他們不僅將毛澤東畫像進行「藝術再創造」,而且他們將一副巨大橫幅「五千年專制就此告一段落,個人崇拜從此可以休矣」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這亦是他們行為藝術的一部分。

雖然在中共的洗腦宣傳中,中共倒打一耙,將三人描繪為窮兇極惡的反動份子。但歷史已證明,他們三人的壯舉的確是八九學運中的亮點,的確是八九學運中的經典一幕。

就如中國人民今天仍在為專制統治付出代價一樣,余志堅、喻東嶽及魯德成亦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由於冒犯了統治者至高無上的「神」,他們的青春分別被置換成無期徒刑、二十年有期徒刑及十六年有期徒刑,在高牆鐵網內煎熬。

甚至,兩年過後,三君子之中的喻東嶽便因非人的折磨而精神失常。即使如此,中共仍然將他當作洪水猛獸,一直監禁。而十多年過去後,余志堅雖已獲釋,卻始終未能獲得真正的人身自由,他仍在在當局的騷擾與恐嚇艱辛度日。

而勇敢的魯德成不堪中共的迫害,於去年11月逃離中國至泰國,卻遭泰國當局羈押,時刻面臨遣返中國和再次入獄的危險。魯德成已明確表示,他不能再忍受中共的屈辱,如果泰國警方強行將他遣返,他將以死相抗。

趙紫陽已陰陽永隔,王維林也消失在人們的視線當中,但是天安門三君子:余志堅、喻東嶽、魯德成卻仍然生活在苦難當中,他們除了須與中共的壓迫抗衡外,還需要與自己的命運抗爭。也許,再有那麼一天,他們反抗專制的身影將再次出現在人們的面前,他們的行為藝術將再一次猛烈撞擊人們的心靈。

將中共專制的畫像當作他們行為藝術的道具,他們的壯舉將流傳千古。也許,你仍記不起天安門三君子的名字,但請記住他們的事跡,還請記住:他們正生活在苦難之中,他們急須援手,他們需要得到你的幫助。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不代表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