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北縣市、大林 查獲不明豬肉

【大紀元2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陳燦坤、胡世澤、何玉華、何瑞玲。洪定宏、楊國棠、蔡民一╱綜合報導〕雲林地檢署追查雲林縣土庫鎮查獲的病死豬私宰場問題豬肉流向,昨天配合八縣巿衛生局,兵分十四路同步搜索相關餐飲及食品行業者,在台北縣、巿及嘉義縣大林鎮起出三千多公斤來源不明豬肉,雲林地檢署並將追查相關官員有無違失責任。

病死豬肉流向台北縣,台北縣衛生局人員昨天下午會同雲林地檢署人員兵分五路追查,在五股、中和等三處地方查獲不明來源肉品約兩千六百多公斤,相關負責人已由檢方帶回了解。

北縣衛生局昨天中午接獲雲林縣地檢署提供的資料,派員與檢警人員在新莊會合後,分別前往五股、土城及中和三處可疑地點進行稽查,了解是否有病死豬肉流入台北縣,結果發現位於五股的某食品公司及中和市中山路的某食品冷凍廠、中和市建八路某肉品加工廠等三處地點,檢方當場查獲可疑大量肉品,無法提供明確的肉品來源證明,檢警單位已經查扣相關肉品。

北縣衛生局副局長黃文魁表示,五股鄉中興路的某食品公司,現場查獲肉品約兩百多公斤。

中和地區則是稽查中山路二段的某食品冷凍廠、建八路的某肉品加工廠及橋和路的某冷凍廠等三處;稽查人員在中山路某冷凍廠內查出有五十三包、一千零六十公斤肉品,是向雲林縣王姓男子進貨的肉品,疑似是病死豬肉。

業者表示,一月中旬購買一千一百廿公斤肉品,但目前只剩下五十三箱肉品,共計一千零六十公斤,已經全數被調查人員扣押;業者坦承是向克難公司進的貨,但強調並不知道肉品貨源是病死豬肉,所有肉品都是提供攤商零售。

另外,稽查人員在中和市建八路一處肉品加工廠,查扣六十八箱廿公斤裝的疑似病死豬肉,總計約一千三百六十公斤,由於中和市兩處查扣的豬肉包裝外觀都一樣,檢警懷疑這間肉品加工廠的肉品,也是來自克難公司的貨源。

不過,建八路肉品加工廠的業者否認貨源來自病死豬肉,他向警調人員表示,早在兩、三個月前就察覺克難食品行的肉品貨源有問題,沒有再進貨。

兩家業者都表示,所有肉品處理好後,都供零售之用,並無固定販售據點,雲林縣警調人員除了查扣肉品,還將繼續追查病死豬肉銷售據點。

雲林地檢署昨另會同台北市衛生局,前往北市環南市場追查病死豬肉下落,發現雲林病死豬疑似流入至少三家業者,每天生產肉羹、水餃餡等加工品,供給台北縣市小吃店及攤販。

昨天一早衛生單位總動員,台北市衛生局稽查員全部出動稽查,由於發生問題的克難食品行曾指稱肉品流向大賣場,衛生局藥物食品管理處處長姜郁美親自率隊,直奔南門市場、大潤發等大賣場生鮮部,追查各肉商是否販賣病死豬肉。

衛生稽查人員也分成五組,馬不停蹄查察六十二家餐廳、四十八家大賣場及二十七家學校中央廚房及餐盒業者、六十四處傳統市場,初步並未發現不法情形,都使用溫體豬肉或有CAS認證的冷凍豬肉,衛生局希望消費者可以安心。

不過,雲林地檢署昨天接獲線報,會同衛生局前往環南市場調查肉品來源,發現富民路一百四十五巷的龍豪食品肉品加工廠老闆,定期向雲林縣土庫鎮民王健名的私宰場叫貨,每天進貨量約八百多台斤,並製成肉羹、水餃餡等加工品。

姜郁美表示,現場雖未查獲可疑病死豬肉,但業者坦承兩年來都向雲林土庫私宰場進貨,並將病死豬肉加工成肉羹、水餃餡,供給台北縣市的攤販及小吃,因此,檢調單位已查扣一百六十一包成品,並追查成品流向哪些攤販。

衛生局與檢調單位又根據線報,前往水源路上的吳女士肉加工品批發店追查肉品來源,進一步查出經銷可疑病死豬肉的信津食品行及啟盛生鮮冷凍肉品行,已分別查獲三十三箱肉條及九箱絞肉,同時追查啟盛肉品行所供應的下游廠商。

雲林縣檢警還會同嘉義縣衛生局藥物暨食品管理課,清查大林鎮中正路旁一家食品工廠,在廠區大型冷凍庫內起出二十箱、重二百四十公斤的「三層肉」,雖然切割好的豬肉上蓋有屠宰章,惟封袋未標示產品名稱、加工廠商、消費者服務電話、有效期限等肉品相關資料及來源。

胡姓業者解釋,該批豬肉來源均為合格廠商,準備賣給自助餐業者,製作爌肉,可能在新年前使用量大增,而疏忽標示,當場提出雲林縣、台中縣大里巿冷凍食品廠商所開立的出貨單,並表明將補足相關單據來證明清白。

衛生局人員指出,豬肉經過切割後,難以用肉眼來辨識,昨天對業者製作訪談筆錄後,將二十箱標示不明的豬肉以封條查扣,置入冷凍庫中封存,待業者提出相關證明。

除了病死豬肉流向外,雲林縣警調人員根據一張病死豬交易支票,追查到彰化縣秀水鄉莊雅村的這處民宅,希望釐清病死豬交易的支票來源,警調發現該住戶所從事的工作與食品或屠宰業並無直接關係。

宏翔冷凍食品公司原被懷疑與病死豬有關,高雄縣衛生局昨天前往宏翔公司進行調查,經公司人員辨認後,表示是品牌遭到冒用,公司絕無不法。

檢方指出,昨天查到的問題豬肉僅是整個案件的冰山一角,不少相關業者心生警惕,近日紛紛歇業避風頭,王健名中、下游供貨業者問題豬肉流向尚待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