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空勤總隊周歲 仍是黑機關

【大紀元3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吳岳修╱台北報導〕日前台中金沙百貨大火,多位民眾受困樓頂的關鍵時刻,適時飛來救援直升機,冒險撲入濃密黑煙裡,將受困民眾一一吊掛救離,這批救援健兒隸屬於被譽為「空中天使」的空中勤務總隊;但你相信嗎?這個成立一年、已拯救上千人命的救命部門,迄今仍是「黑機關」,妾身未明、處境尷尬。

空勤總隊「一路長黑」、見不到陽光的原因,在於立法過程冗長,致「空勤總隊組織條例」始終未能三讀通過,而造成的效應是,包括預算、人力及組織編制等,始終屬「籌備處」階段,以致空勤總隊常常左支右絀,還未能發揮最大的效益。

空勤總隊以籌備處之名,於去年3月成立,到本月10日,即正式屆滿一周年。

它能催生而出,在於九二一大地震後,政府體會到天災可能造成廣大危害,當時的救災單位各自為政,協調聯繫紊亂,為了發揮整體救災效益,有效運用空中資源,行政院責成內政部整併消防署空中消防隊、警政署空中警察隊、海巡署空中偵察隊、民航局航空隊四單位,規劃成立「空中勤務總隊」。

去年先以空勤總隊籌備處上路後,即負起統籌勤務調度之責,執行海上及陸上的空中救災、救難、救護、觀測偵巡及運輸等五大任務,以及規劃北、中、南三大飛行責任區;台灣本島各地分設九個勤務隊,由內政部常務次長簡太郎暫代總隊長一職至今。

至於配屬在空勤總隊名下的各式直升機,因應各個不同的勤務需要,目前有直升機卅五架,其中包括專在中低海拔飛行的AS-365機型直升機十架、UH-1H機型直升機廿架、S-76B機型兩架,以及高海拔勤務的大型運輸直升機B-234三架;另外還配有專責航空攝影的定翼機BE-350及BE-200各一架。

擁有這一批龐大的空中奧援,空勤總隊統合空中資源,從去年成立起到今年2月底,秉持「任務不中斷及量能提升」的運作原則,所屬直升機群從歷來發生過的山海難搜救、火警撲滅、醫療轉送、災情觀測、物資運載等勤務,總計出勤近萬架次,救援上千民眾,因而贏得「空中天使」的美名。

但是相關人士說,一直讓它處在「黑機關」的情況,非但名份上尷尬,實務上更在名不正、言不順前提下,預算、人力等各方面都有不利發展和提升效益的負面影響,亟需行政、立法部門正視。

執勤 猶如做功德

記者吳岳修╱專訪

「這是一個做功德的工作,讓我們的執勤服務,讓每一個有需要的人,可以安然脫離可能的危難,避免更大的傷害出現」,空中勤務總隊代理總隊長簡太郎說。

內政部常務次長簡太郎一年前在眾所期望中,接下空勤總隊代理總隊長之職,這一年來,簡太郎的行動電話廿四小時隨時在響,就算是凌晨三點或五點也不例外,雖然強睜著惺忪睡眼接電話或看簡訊,有時覺得很痛苦,但簡太郎卻總是滿心歡喜,因為這其中擾人清夢的電話裡,有很多是告訴簡太郎,「空勤總隊又成功救了一名民眾」。

簡太郎說,空勤總隊是屬於國家救災救難的重要資源,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做功德」,縱使三更半夜被吵醒出勤,但少睡一兩個小時,就可能多拯救一個苦難的人,用慈悲心去看待,心情就會充滿愉快及喜悅。

不過,簡太郎也說,在許多救援行動中,空勤總隊事後背負了很多批評與謾罵,但空勤總隊必定虛心受教。只是在少數人批評之外,社會各界也可以給予空勤總隊更多的鼓勵與支持。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