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今年中國物價面臨全面上漲

各方利益角逐 城鄉儲戶對實際負利率態度成關鍵

【大紀元3月3日訊】大紀元記者劉圓綜合報導/始於2003年末的通貨膨脹在2004年經過一系列宏觀調控和行政管制,仍在高位搖擺。國內媒體近日紛紛報導2005年物價要全面上漲。肩負穩定幣值重任的中央銀行(人民銀行)也趕在「兩會」之前發佈最新報告稱,2005年物價上漲壓力仍然存在。  

2003年末中國物價快速上升,2004年中國政府嚴禁各地提價,同時宏觀調控繼續執行所謂「穩健的貨幣政策」—-實際負利率侵蝕城鄉居民儲戶的利益以維繫國有企業的經營,但物價仍在高位擺動。

今年農曆新年剛過,國內主要鋼鐵公司寶鋼、攀鋼、鞍鋼、武鋼等先後宣佈鋼鐵產品再度提價。同時去年的鋼產品漲價也終於觸到了競爭激烈、以降價為總體趨勢的家電行業的利潤穀底。今年前兩月,國內多數家電賣場的部份冰箱、洗衣機等白色家電均上調價格。

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報告也稱,2004年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持續上漲對CPI(消費者價格指數)價格的傳導作用,經過15個月的滯後效應,將逐漸對2005年CPI產生較大的推動作用。

專家分析指出,中國貧富懸殊嚴重,如果通脹持續上升,造成中國約60%的人口的生活水平下降,而嚴重損害中國約10%的貧窮人口的生活質量。持續的通脹將造成中國出現比例甚大的赤貧階層,對社會秩序和穩定構成巨大衝擊。2005年經濟運行中的各個利益集團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業、民眾如何搏奕以維護或爭取各自的利益,對05年通脹乃至社會穩定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去年被禁止的漲價項目將「補漲」

2004年發改委嚴令禁止各地提價,共有26個省暫停出臺政府提價項目,主要包括服務價格和公用事業價格。發改委副主任李盛霖坦承這部份價格被進一步扭曲,積累的矛盾越來越多。已有多個城市表示將在今年提高水、電、煤氣等的價格。北京市正在醞釀調高公交地鐵票價、醫療費、液化氣價格、取暖費、水價等。對這部份漲價,國內媒體謂之「補漲」。

勞動力價格可能提高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出現了全國性「民工荒」,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人力資源專家馮中全認為,這是因為給民工的報酬太低。他說「公務員工資10年漲了10倍,農民工工資徘徊不前,而物價上漲很厲害,原來1到2塊吃一餐,原來10塊一天,現在只能一餐,房價不斷上漲,在城市賺不到錢。」為吸引民工,珠三角和蘇錫杭等地企業相繼調高民工工資10%到30%,但民工仍然短缺,在廣州等地出現了「民工選企業」的現象。

國家資訊中心最新的報告顯示,今年民工工資上漲的趨勢很可能向全國蔓延,並波及到其他行業。伴隨物價上漲,可能會出現「價格工資螺旋」。

房地產價格持續高漲

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4年第4季度房價增長10.8%,其中住宅價格增長11.1%;青島、南京、濟南、杭州、瀋陽、成都、寧波、上海和重慶房價上漲均超過兩位數。目前多數大中城市的房價已普遍超出大眾的購買力,高漲的房價成為開發商和相關利益集團單方面的意向—以高房價追逐高利潤。

雖然有調查表明開發商囤積了大量土地未開工,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的商用和住宅樓的空置率都很高,但開發商和一些媒體仍在不斷的告訴人們:開發商的樓盤已經預售完畢,或稱土地緊張,以後開工成本會更高,房價還會漲。由此促成的房地產熱將繼續推高土地、鋼材等建築材料的價格。同時銀行對開發商的貸款、對購房者的住房抵押貸款的風險隨房價過高而增大。

地方投資無序能源瓶頸突出   

2004年宏觀調控限制對過熱的鋼鐵、水泥、鋁業、房地產開發等行業的投資,同時新的重複投資正在形成:電站項目出現無序建設的現象。發改委副主任歐新黔在05年重點煤炭產運需銜接會上表示,目前全國在建電站規模2.8億千瓦,其中未經核准而擅自開工的規模高達1.2億千瓦。煤炭資源供給緊張,現有各類煤礦大多處於滿負荷和超負荷生產狀態。目前煤炭運輸已佔鐵路貨運能力的45%以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盧中原日前也指出,中國經濟增長方式仍屬粗放型,2005年煤、電、油、運輸等資源約束的矛盾仍將很突出。

宏觀調控侵蝕儲戶利益

  

在中國經歷1998-2002長達五年的通貨緊縮期間,人民銀行為刺激經濟增長連續數次降息。2003年末物價高漲,人行在2004年10月提高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至此居民儲蓄存款一年期利率升至2.25%。這遠低於2004年3.9%的通脹率。扣除通脹因素後,居民儲蓄的實際利率是負值。比如,一年前100元錢能買一件衣服,一年後,物價上漲3.9%,要花103.9元才能買到同樣的衣服,但100元錢在銀行存一年取出時,只能得到102.25元,已經買不到同樣的一件衣服。

  人行的官員顯然知道儲蓄存款的實際負利率是不公正的,因此在2004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到了貸款利率、大額企業存款利率,但對居民儲蓄存款利率只字未提。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004年末已高達12萬億,高出企業存款4萬億 。

  專家分析說,2005年人民銀行可能仍不願提高利率,因為目前國企已是高負債經營,提高利率,企業將虧損。人行更不會主動提高存款利率以維護儲戶免遭通脹損失。儲戶對實際負利率是繼續保持沈默,還是要求增加保值儲蓄率或取出存款購買黃金、鑽石保值,將對中國銀行業、國企、對經濟增長乃至通脹產生完全不同效果的影響。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