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風

民俗民風:毛南「南瓜節」

毛南族,主要分佈在廣西西北部的環江縣,其餘散居在南丹、河池、都安等地。毛南族地區緊靠雲貴高原東麓,熔岩遍佈,青山連綿。中部是茅南山,東北部是九萬大山,西北部是鳳凰山,西南部是大石山區,林木蒼翠,屬亞熱帶氣候,適合於農耕畜牧。   

  

毛南族以農業為主,以飼養業和副業為輔,主要種植雜糧、少數地區種植水稻。   

  

毛南族自稱「阿南」,意為「當地人」,說明他們是該地區的土著居民。唐代以前的「僚」,宋、元、明時代的「伶」,與毛南人的先祖有淵源關係。史籍中曾先後出現過「茅灘」、「茆灘」、「茅難」、「冒南」、「毛難」、「毛南」等名稱。   

  

毛南族有自己的民族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侗水語支。沒有民族文字,曾用漢字音義拼記過毛南語的民歌等,稱「土俗字」。

毛南族的「南瓜節」,時在農曆九月九日,即重陽節這天。各家把收穫到家的形狀各異,橘黃色的大南瓜擺滿樓板,逐一挑選。年輕人走門串戶,到各家評選「南瓜王」。不僅要看外觀,而且要透過表面看到瓜籽。待到眾人意見基本一致,由一身強力壯者用砍刀劈開「南瓜王」,主人掏出瓜瓢,把飽滿的籽留作來年的種子。然後把瓜切成塊,放進小米粥鍋裡。文火煨燉,煮得爛熟,先盛一碗供在香火堂前敬奉「南瓜王」,爾後眾人共餐同享。   

  

許多民族把重陽節視為老人節,有敬老的傳統習俗。毛南族也不例外,只是風尚不同。對於年過花甲而又體弱多病的老人,毛南人一般在重陽節時為之「添糧補壽」。子女們在這天置辦幾桌酒席於家中,請親朋好友光臨,來客都要帶幾斤細糧好米,或者新鮮水果。

  

親友送來的「百家米」要單獨貯存。日後在給老人做飯時抓一些摻進自家米中。「百家米」吃完了,老人若未康復,還得繼續擇日搞「添糧補壽」儀式,這種風俗實際上是出於對老人的一片愛心。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