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天地

婦科醫師新研究 針打深 省錢 受孕機率增

【大紀元4月2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

 醫師研究發現,只要改變針劑注入深度,就能讓接受不孕症治療的婦女,一個週期少挨一半以上的針,懷孕率不遜於傳統治療,但估計藥費可少一萬至兩萬元。

 這項研究是由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許朝欽醫師在婦產科醫學會上發表。

 許朝欽指出,這項研究最主要是將過去用於刺激不孕症受制女性排卵的「FSH(濾泡刺激素 )」,從原本的肌肉注射,改成利用特殊注射器,或用最細、長度比蚊喙長一些(四毫米 )的針,注射在真皮層淺層約兩到三毫米的地方。

 如此一來,針劑中的成分比較不容易因為從肌肉迅速進入到血流,而可以停留稍久的時間,這也就是所謂的「中胚細胞間質療法」。

 研究發現,二十六名受試者中,在十天的治療週期中,平均只接受了三次注射、使用不到十三支針劑的劑量,就達成五成的懷孕率,著床率則有兩成六。與一般天天打針、平均使用二十九支針劑劑量的傳統治療組對照,效果差異不大。

 許朝欽表示,近年雖然也有只要打兩、三針的治療方式,但一般這些卵還必須在體外催熟,以致懷孕率較低,約莫只有兩成五。相較下,只要注射的深度稍微改變一下,患者可以少挨針,間接也可省藥費。

 許朝欽說,不論是男性或女性,只要一對夫婦在沒有避孕的情況下,經過一年或以上不能懷孕足月,就稱為不孕症。估計現在台灣每六對夫妻中,就有一對不孕。

 許朝欽表示,以前台灣不孕症治療估計每年有八千個週期,但這一、兩年,受到經濟不景氣的衝擊,已經只剩下五、六千個週期。中南部的現象尤其明顯,有些診所業績剩下不到一半。若是能夠改用這種方式,不但不需要天天打針,也能降低患者的經濟壓力。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