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聞

「乍得人」或是最早人種

【大紀元4月7日報導】(據明報新聞網報導)科學家發現,早期在乍得挖掘到的一具化石,屬於迄今發現的最早人種,距今有700萬年的歷史。

科學家在7日出版的《自然》雜誌上報告說,新得到的一些化石證據和電腦成像都表明,早期在乍得挖掘到的一具化石屬於迄今發現的最早人種。

2002年,法國普瓦捷大學的米歇爾﹒布呂內及同事曾在《自然》雜誌上報告說,他們在乍得沙漠中發現的一個頭蓋骨、牙齒和下顎碎片距今有700萬年的歷史。他們從牙齒和頭骨結構判斷,化石屬於此前從未被發現的一個新人種,將其命名為「乍得人」,並給化石取名「杜馬伊」,當地土語的意思是「旱季前出生的孩子」。但是,一些古人類學家指出,從化石特徵判斷,「杜馬伊」更像猿,而非人。

布呂內等人最近又在發現「杜馬伊」的相同位置找到一些牙齒和顎骨碎片。他們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報告說,從牙齒判斷,「杜馬伊」的犬齒較小,並且還有臼齒和前臼齒,牙齒的琺琅質較厚,這些特徵都與後來的人類很相似。

另外,研究人員還利用高清晰電腦斷層掃瞄技術,重現了化石在沒有裂縫和其他變形情況下的形態。從頭骨下方與脊柱相連的地方看,「杜馬伊」的頭骨是平衡在脊柱上的,所以它能直立行走。而能否直立行走是區別人與猿的重要標誌,這說明「杜馬伊」的確是人。

科學家認為,人類進化以樹狀結構進行,現代人與猿各自的始祖是在進化道路的某個點上分道揚鑣的。但是,科學家至今也未找到標誌人與猿分離的化石。而「杜馬伊」則是迄今發現的最早人種化石,如果它不在人類進化樹的起點位置,也應該相當接近,對人類進化研究具有重要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