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春秋

垃圾變黃金–佳龍科技(上)

【大紀元5月6日訊】當台灣資訊業蓬勃發展的今日,可觀的廢電腦及汰舊換新下來的周邊設備,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大量又有毒的垃圾該如何安身,又何去何從呢?

秉公約精神 資源再生獲殊榮

佳龍科技成立於1996年,以電子廢棄品回收、再生為主要業務,為大量的資訊廢棄物找到新的利用方式,也為公司帶來豐厚的營收,目前已成為台灣環境保護署的一個重點指標廠。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1989年3月召開的「管制有害廢棄物跨國境移動及處理公約」簽訂大會,共有116個參與國締結了「巴塞爾公約」。佳龍科技公司董事長吳耀勳先生深具地球公民的責任感,他認為「台灣有辦法生產電腦,更有辦法處理廢電腦,這樣才能算具備了巴塞爾公約的精神。」

而台灣經濟部為激勵國內中小企業升級和發展,選拔經營卓越、體質健全、對社會有貢獻的中小企業,設立了「國家磐石獎」。佳龍科技公司就是靠著專業的回收再利用的能力,於2004年獲得了第13屆的「國家磐石獎」榮譽。佳龍公司總經理劉文禎先生談到公司經營的理念與成效時說:「開始時我們就有百分之98能夠回收,幾乎可以達到零污染的程度。整體來說我們的責任就是減廢減量,然後資源循環再生、再利用。」



垃圾變黃金 建立東南亞傳奇

佳龍科技公司主要回收廢電腦、PC板、筆記型電腦、監視器及混合廢五金,平均一個月處裡3萬台廢電腦,而從PC板或IC裡提煉出黃金的這段「垃圾變黃金」的傳奇是怎麼一回事呢?「工業用的黃金是九九九九純金的衍生物,學名叫氫化金鉀,它是給PC板用的,在電渡的時候會有一些電渡的老化液,我們再由老化液裏把它提煉成工業用黃金,不斷的循環再利用。」佳龍科技董事長特別助理蕭榮發先生娓娓道出。

佳龍科技公司不僅將垃圾變黃金,在廢棄的資訊產品回收中還能精煉出銅、銀、鈀、鋁等貴重金屬;既使分解過後的非金屬,「佳龍」仍然做到再生利用的無污染境界,如人造建材、藝品和人行步道磚或壁磚等等。劉總經理非常驕傲的說:「我們可以從廢電腦PC板製造出廢玻璃、PC板粉等衍生物,再把它聚合後做成很多的建材及藝品,這部份就是我們佳龍很自豪的地方。因為在東南亞地區不管是韓國也好,日本也好,他們都沒有辦法做到。」

用心做環保 子孫才能沒煩惱

秉持「用心做環保,子孫沒煩惱!」的精神經營廢棄物回收的佳龍科技公司,如何處理精煉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及污染物呢?劉總經理談到污水處裡的方式:「當然PC板裏面含有一些貴金屬,也就是黃金,我們會用超音波的方式把黃金給洗下來,洗下來之後難免會有產生一些水污染的問題,我們在工業區裏面因為我們自己有水污染防治設備,我們會把污染源降到最低,達到園區的排放標準,才會把它排放出去。」

而一般以焚燒、掩埋方式處理的垃圾,「佳龍」卻花大錢購買昂貴的環保設備來處裡。「PC板的回收跟處理是兩個不同的區塊,很多回收完畢就送到第三國家,包含中國等,最有效的處理而且最廉價的處理,就是一把火就把它燒掉了,燒掉以後就把一些戴奧辛、粉塵也就燒出來,土地水源的污染也就無可避免的。」「當然設備會很貴,包括德國、日本的設備價錢都非常的高,一台那時候叫價大概有幾百萬美金,我們還是捨得去買,因為這樣才能完全的做到環保。」也許正是這道德不死的普世價值,讓環保署視「佳龍」為企業之重點指標吧!

每年營收達十幾億元新台幣的佳龍科技,2001年增設二廠,資本額自創業時的五佰萬台幣成長到三億一仟五佰萬元,吳耀勳董事長和夫人成功傲人的背後卻有一段「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磨練。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吳董事長如何從垃圾堆中搖身一變成為企業界的鳳凰。@(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