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消息

原油市場可能迅速走向崩潰

【大紀元6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綜合報導)長達兩年的油價榮景延續到2005年上半年,油價從1月以來上漲了逾28%,每桶超過58美元。3月高盛全球投資研究機構發布了一份報告,認為油價可能像1970年代一樣最高升至105美元。而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謝國忠卻表示,全球經濟有可能在第四季加速放緩,從而導致油價泡沫破裂。

不同於投資銀行高盛所稱油市已進入超級牛市階段,摩根士丹利董事總經理謝國忠這位亞太區經濟學家預期油市將出現長達數年的熊市,兩者預言形成強烈對比。這兩大企業不僅是石油衍生品交易領域中彑為競爭對手的兩大巨頭,而且對於油市之後市看法兩極。

正當油價步步升高之際,謝國忠為何不同於大多數基本面分析師看法呢?

據路透社報導,謝國忠認為第一是全球經濟成長放緩,替代能源比重上升:

主要為中國需求消退,中國需求為去年全球新增石油需求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但這可能是由於經濟的過熱,而電力短缺造成2004年柴油和燃料油需求大增。因新建電站解決了部分電力短缺情況,謝國忠表示,中國2005年前五個月石油進口總量下降1.2%,且明年可能進一步下滑。其他如油砂,液化天然氣和煤等替代能源也在不斷出現。

另一因素為投機性對沖基金的投資的減退:

去年的美元貶值經常被看作是油價上漲的原因之一,道理是燃料油價格對非美元經濟體而言變得便宜,同時吸引了來自投機性對沖基金的投資。但隨著美元/歐元接近八個月高點,這一因素亦已消退。

金融機構對於石油交易利潤的依賴性越來越大,市場可能最終無法避免崩跌的命運。謝國忠說:過去兩年中投機性資金在商品市場益發活躍,並經常被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指責為油價高企的始作俑者。「他們有可能會一直將油價托在高位,直到油市崩盤的那一刻。這一天已經不太遠了,我認為…現在的情形可能是最後的瘋狂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