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國半導體 還無法威脅台灣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9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曾慧雯╱台北報導〕經濟部長何美玥昨日應台灣大學經濟學系碩士專班財經講座邀請,以「台灣經濟發展歷程與展望」為題發表專題演講。

何美玥表示,台灣是全世界12吋廠最密集的地方,中國的半導體產業雖有發展性,但還不足以令台灣擔心。

何美玥表示,過去50年來,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產業結構順利轉型升級,政府採行務實彈性的發展策略,並因時因地制訂合宜的產業政策;她並指出,出口是帶動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由於台灣內需市場規模有限,必須仰賴全球市場挹注經濟發展,50年來台灣出口金額成長1500倍,2004年是全球第15大貿易國。

不過,近年來由於我國勞力密集產業逐漸外移到東南亞或中國等工資低廉的地區生產,國內產業也由高技術人力密集產業取而代之,佔製造業比重由1990年的31.73%提升至2004年的50.58%。

我國主要工業形成上、中、下游緊密完整的產業群集體系,分工細膩,因應環境變動性強,也是全球IT、IC產品製造的重鎮。

何美玥表示,有人說台灣IC產業到中國投資,台灣就會空洞化,這是很可笑的,因為台灣在IC生產與晶圓代工方面都是全球第1,是全世界12吋廠最密集的地方,中國與台灣的產量相差還是很大,她認為中國的半導體產業雖有發展性,但還不足以令台灣擔心。

而在農產品出口至中國方面,何美玥也說,台灣的出口70%以上都是原料與零組件,25%是機器設備,只有5%是農產品,因此不要迷信中國進口台灣農產品就會對台灣好,因為金額並不大,對台灣整體經濟影響不大。

至於最低稅負制,何美玥表示她個人並不反對,只不過最低稅負制必須要讓企業可以接受、可以承擔。

何美玥認為,7.5%的稅率應該是比較可以接受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