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感言

死觀念扼殺孩子的信心

【大紀元6月20日訊】今日為我那才國小四年級的一位學生,上完數學課後,竟感到深深的無奈,因為主宰孩子信心的那位老師,畢竟不是我,是他在學校裡的導師。

簡單說明一下,這位學生小光(匿名),在競爭的私立學校就讀,原本熱愛數學的他,經過了將滿四年的學習生涯後,對數學的興趣、信心蕩然無存。

我們是在偶然的情況下認識他的媽媽,並且答應重建孩子數學的信心,於是由我負責當起孩子的數學顧問了。

第一堂課下來,總算讓小光恢復了一些信心﹔第二堂課聽小光媽媽說︰「小光從上次回去後,我發現他開始會好好的去算他的數學了耶!然後就一直期待今天的課程。」

今天隻是第三堂課,因為小光下星期就要段考了,所以替他做個總復習,我的無奈就發生在今天短短的一個多小時裡┅。

有一題題目上面寫到︰「婷婷和兩位同學一起去看電影,買門票花了690元,由三人一起分攤,然後婷婷又買了2包30元的爆米花,和三罐汽水,每罐汽水25元,問婷婷一共花了多少錢?」在我看來,小光現在的數學能力,這一題難不倒他的,但是小光看完題目,對我搖搖手︰「老師,我不會!」

我難以理解的問︰「不會?沒關系,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題題目。“婷婷和兩位同學一起去看電影,買門票花了690元,由三人一起分攤”,這一段懂不懂?」小光︰「懂。」「那就是說婷婷一個人要出多少錢買門票?」我問道。小光回答︰「690元。」

此時我很訝異︰「小光,是“一起分攤”耶!應該是多少?」小光這時候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問︰「老師,什麽是“一起分攤”?」原來,小光是因為不懂題目的字是什麽意思,才不會算的,經過我的解釋之後,小光自己說︰「那我知道了,要把690除以3對不對?」果然,小光還是有那個數學能力的。

但是我就先不問下去了,我跟小光說,如果以後是因為看不懂題目的一些字的意思,就算在考試,都可以問學校的老師。小光卻對我說︰「不行!老師不會跟你說的。」我對這個回答感到莫名其妙︰「你是不是不敢問?你放心啦!你又不是問老師怎麽算,隻是問他那個字的意思,老師會跟你說的。」小光這時候才說,以前有問過,老師卻說國字的意思要自己懂,不能問。

在我一陣的無言以對後,深深感到無奈與非常多的無力感,老實說這種很無理的事情,我在小光第二堂課就看過,那時候學校老師考一題角度的問題,小光答對了,隻是把“度”的記號(寫在右上角的圈圈)稍微寫大一點點,就被改成錯誤,我記得那一堂課小光很難過,因為他的分數慘不忍賭,我安慰他︰「一定是老師改錯了,沒關系,明天去要分數回來。」小光卻說︰「我們老師說,他看不懂的答案就算做對,也不能要回分數┅。」天阿!這是什麽跟什麽阿!加上今天的事情,我覺得很感嘆︰難道,有很多老師都跟小光的老師一樣,在那裡說著一堆藉口,因而抹煞了孩子原本好的表現?

什麽藉口呢?一、我認為老師有空在那裡說題目不能幫他解釋,要自己理解的同時間,已經可以幫孩子將題目解釋完畢,然後學生就不會因為國語不好,而讓數學成績不好,因為孩子原本就有能力算對的。我想,是老師不懂解釋,怕因此不小心提示了孩子做法,乾脆不解釋。二、我認為老師拿家長的學費,就該把學生盡心盡力的教好,批改學生考卷的時候,怎麽可以因為老師自己個人的“看不懂孩子在寫什麽”,就一律在上面畫個叉叉,更何況不允許學生陳情。我想,這是老師怕讓學生嘲笑,笑老師竟然看不懂孩子寫的文字,而做的另一種藉口吧!

結果我彷佛看到小光的信心,就在老師嚴厲的要求訓練下,一點一點的磨光了┅。

剛剛題目還沒完呢!接下來是“又買了2包30元的爆米花”,我問小光︰「那婷婷花了多少錢買爆米花呢?」小光說︰「就30元阿!」什麽?30元?我心想,不是應該30乘以2嗎?但是還是耐住性子問了小光原因,隻見小光自信滿滿的回答︰「2包30元,一包就15元阿!他買了2包就還是30元嘛!」哇!小光真厲害,替我看出了這題題目的缺失(題意不清),真的很想算他對,因為小光隻是從不同的角度來看題目罷了!但是我知道,我如果這個觀念算他對,到學校小光又遭殃了。所以我違背心意去糾正了小光,讓我的心也同時糾結著,很難過。

大家都說現在流行“很活的題目”,但是我更感嘆︰題目活有什麽用?批改的老師想法卻是“死”的,真是諷刺!如果題目活,就該允許想法也活,答案也活,否則就默默繼續著填鴨式的教育,比較不會扼殺掉孩子的信心。

其實我遇到不隻一位小光,這類故事也發生在其他學生身上,我隻是希望將小光的遭遇寫出來,讓大家能有所警惕,希望大家可以重新正視教育的一些漏洞,我們都想把學生教好不是嗎?那就別再因為自己的一些死腦筋,繼續扼殺孩子的信心了吧!由衷感謝各位辛苦的老師們。

(文章提供︰快樂課程訓練中心 王瀞儀 老師 www.happy-house.com.tw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