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教改應重觀念 杜正勝指應重視地科與體育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翁翠萍、劉嘉韻台北二十五日電)教育部長杜正勝認為,教改不能只有教育政策改變,觀念的改變更重要,例如自然科領域的地球科學不受學校老師重視,其實生活環境需要地科知識,相當重要。

杜正勝並認為,學校早自習時間不應讓學生坐在教室讀書、考試,應讓學生利用早上運動才對。

杜正勝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表示,他從去年五月到教育部上班後,就開始致力推動教育改革,教改列車一步步往前推動,絕對不會停止,不過,他也強調,教改必須在進行中修正,才能繼續前進。

他說,教育部二十二日晚上通過的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基本內容,就是教改在修正中前進的最好例子,由於國中社會科教材內容相當分歧,各版本差異性太大,造成老師、學生痛苦,國中社會科基本內容制定後,將可解決版本差異的問題。

杜正勝表示,除了由教育部主動補救教改推動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其實教改還須社會觀念改變,例如國中數學部編本教材在市場的佔有率就很高,但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的部編本教材,市佔率卻不到百分之二,教育部深入檢討並分析其中原因,發現是與學校老師的傳統觀念有關。

他說,過去學校的自然科課程,偏重物理、化學等科目,七年級(國一)先教生物,但九年一貫能力指標中,物理、化學、生物、地科四領域份量均等,部編本自然教材依照能力指標,把地球科學放在七年級課程,這和過去教學習慣不同。

杜正勝表示,從前七年級學生一入學就念生物,在學校的老師結構中,地科老師很少,因此不會選用地科放在七年級課程的部編本教材。

「在台灣的自然環境,常常一下雨就成災,不論是水災、風災、土石流、走山或地層下陷,這些都是與地科相關的自然環境問題」,杜正勝說:「如果環境沒有維護好,台灣主體也就喪失掉了,所以地球科學很重要,老師與學生應改變觀念,從現在起重視地球科學」。

杜正勝並認為,在教育上,學校最應關心和重視的應該是體育,「如果青少年身體不強,對國家是非常危險的」,但在升學主義與電腦時代下,學生不是讀書,就是打電腦,大多數學生的運動量越來越少。

大部分的國中學生,每天早自習時間都在教室看書或考試,但杜正勝認為,學生利用早上去操場跑步、打球,比在教室讀書更重要,老師應讓學生利用早上到教室外跑步、活動。

杜正勝說,推廣體育是教育部施政重點,但許多人都不重視體育,其實體育課應是學校最重要優先的課程,因此教育部體育司正規劃一套機制檢測學校真正實行體育課與課外活動課程,要落實監督學校讓學生有一定時數的戶外活動時間,並鼓勵學生運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