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陳水扁:高科技企業向中國傾斜越來越嚴重

【大紀元6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方旭台北二十七日電)陳水扁總統今天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唯有有效管理下,才能對兩岸開放適度調整。他說,兩岸經貿,尤其高科技企業,向中國傾斜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即使美國也對高科技輸出有管制,為了國家安全、產業生存,政府必需有效管理。

陳水扁總統希望立法院,儘速通過如科技保護法等法案,政府執法才有依據,企業也才有遊戲規則。

陳水扁總統說,台灣和中國大陸做生意是很自然的事,但不能忘了中國的威脅;中國不同於其他國家,對台灣有所威脅,風險管理一定要考慮,不是只有互利互惠。須正視政治風險,顧及台灣產業競爭力與國家安全。

陳水扁總統也說,當初與媒體所說「目前已經進入司法階段的某大科技產業負責人」會面時,他第一句話便質問,「你為什麼偷跑」?陳水扁總統陳水扁總統說,不希望企業面對官司;但政府有考量,企業必需配合。陳總統對企業偷跑行為,「期期以為不可」。

陳水扁總統也說,中國大陸的環境與法律不同於一般的國家,例如奇美前董事長許文龍,當初也受中國歡迎,說得天花亂墜,前往投資後就漸漸要求表態;結果政策、態度都會變,過去給你的方便,現在可能就變成違法,「那你不就慘了」?

陳水扁總統晚上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政府的政策有步驟,企業應該要忍耐,配合政府的管理方式與步調。不守法不是比較聰明,而是對守法者不公平。

他也指出,兩千零一年經發會後,決定對兩岸經貿進行政策性調整,由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取代了戒急用忍;期待在二十一世紀達到深耕台灣、佈局全球目標。

陳水扁總統並表示,台商到中國大陸投資的數字不斷增加,即使股利匯回也有限,希望台商對大陸的市場不要存有幻想,政治風險一定要考慮,不要當作不存在。

他呼籲,台商一定要基地在台灣、核心在台灣、研發在台灣,把全世界當作市場,賺全世界的錢;中國大陸只是市場的一部份,而「不是唯一、最後」;台商賺的錢不要「有去無回﹂,才是真正愛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