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生活

怪東西

小時候的家很小,卻有一個大廚房,還有一個大灶,灶下開著兩個口,裡頭燃燒著曬乾的甘蔗皮,還有我們偷塞的番薯。灶上的一邊放著一個大鍋,用來燒熱水;另一邊則是炒菜鍋,母親和大姊常常蹲在那兒添著柴火。為了把熟透的番薯拿出來,我們常用鏟子亂挖,把火母都弄熄了,所以母親都不讓我們幫忙看灶火。屋外的烘爐卻是我們的責任,烘爐裡放著黑色的煤球,熬阿?的草藥。隔壁人家沒有大灶,所以有好幾口烘爐,牆腳也堆了一堆堆黑的煤球和一堆用完後變成橘色的煤球。

那時候沒有瓦斯,每到黃昏,家家戶戶升起炊煙,門口的烘爐冒出又濃又嗆的煙,燻得幫忙生火的孩子咳個不停;這時飯香味隨風飄散,誰家今天吃什麼,聞一下就知道,婆婆媽媽們一面生火,一面閒話常,還要喊一下孩子,真是熱鬧。

九歲時,我們搬到另一個地方。那條街上,只有我們家和另一間是樓房,母親有了瓦斯爐,不用灶,也不會灰頭土臉了,母親很高興。可是隔壁阿林家還是在生火煮飯,我記得他們後院有一塊空地,阿林的哥哥會幫忙劈柴,牆的另一邊堆了好多好多木頭,生火時只要抽幾塊出來就可以燒得很久了,我們常在那兒玩,有時抽木頭時會跑出一、二隻像成人掌心的大蜘蛛,甚至是抱著蛋的母蜘蛛,我總是害怕得馬上跳起來直奔回家!

另一個鄰居阿惠家也是有一口大灶,不同的是,她們是用木屑生火。我和妹妹最愛跑去她們家玩,看阿惠從後院舀一瓢又一瓢的木屑到灶裡,再用報紙點火,火一下就燃起來了,不像阿林家都要又吹又翻,火才會升起;阿惠家為了生火,在屋角堆了一大疊的國語日報,而且不斷地補充,這是我愛去她家的原因。對那時求之若渴的我來說,報紙真是一大寶藏,為了看報,我幾乎是天天窩在她家。阿惠家的人笑說我們去她家好像走灶腳一樣。

小學五年級時,阿林家拆掉蓋樓房,後院沒了,大蜘蛛不見了,還有一間漂亮的廚房,新的瓦斯爐讓阿林的媽媽很高興。過一年,阿惠家也蓋樓房,阿惠很開心不用天天生火了。

街上轉角本來有一間賣煤球的,生意好的時候煤球都堆到街上,後來當這條街完全變成樓房時,煤球店也消失無蹤。

現在的孩子,別說煤球,恐怕連灶都沒看過。我懷念當年家家戶戶生火煮菜的時光,街頭巷尾裡奔跑的孩子,那時生活雖然困苦,心卻是快樂的……,如果,時光可以倒流,那該有多好啊!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