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外資挺台股 持股比重逾27%

【大紀元7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孟倫╱專題報導) 扁政府執政5年多來,誰對於拚經濟貢獻最高?算來算去,把大筆大筆鈔票投入台灣股市的外資法人,恐怕當仁不讓吧!

根據最新統計顯示,外資在上市與上櫃公司持有比重,佔總市值已達27.91%,儼然成為推升台股指數的多頭總司令。尤其行政院「區域金融中心推動方案」,其中一項設定的2008年外資持股比重達到25%,但在外資力挺台股下,這項目標等於提早3年達成,不僅令許多財經官員眉開眼笑,更成為公開場合上,宣揚政績的一項最佳指標。

景氣燈號連續3個月高掛黃藍燈、製造業綜合景氣指標再創歷史新低、上半年台灣貿易順差金額大幅銳減、國內多家主要機構更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難以「保四」…等,近幾個月來,國內各項出爐的經濟表現數據,幾乎無一是正面利多的消息,令政府行政團隊充滿低氣壓。

不過,讓財經官員可以感到欣慰的是,遠在海外的國際基金經理人,對台股市場可說是「力挺到底」,不僅屢屢創下新高紀錄,就連向來是外資淡季的7月,買盤仍然繼續湧入,也成了政府這段時間,唯一可以拿得出來、值得驕傲的經濟數據表現。

究竟外資有多挺台股?先來看看今年買超表現,根據統計,截至7月15日為止,外資總計今年在集中市場買超台股達3442.87億元,6月份更是排名「史上單月買超」冠軍;尤其,今年還沒結束,已經位居「史上年度買超」排名第2高,僅次於2003年的5489億元;店頭市場方面,外資也不忘情加碼,買超金額達530.76億元,不僅創下外資買超上櫃公司「年度史上排名」最高紀錄,更超過排名第2的2003年219.86億元整整2倍以上。

很顯然地,外資並沒有隨著台灣景氣趨緩而縮手,陳水扁總統在日前,更以外資今年買超台股突破3000億元,來呼籲國人絕對要有信心,下半年經濟絕對起得來,陳總統強調,「國際市場對台灣這麼有信心,本土投資人也應該要團結,台股表現絕對不止今天這樣而已。」「這已經很清楚,倘若台灣今年經濟表現不好,外資會傻傻把錢拿來買台股嗎?」行政院副院長吳榮義也認為,這代表外資對台灣經濟有信心,才會將資金匯入台股,同時,更對未來台灣資本市場走向國際化,有很大助益。

此外,外資不僅今年持續加碼台股,在集中市場與店頭市場持有台股比重方面,也分別創下歷史新高紀錄(見表 );根據最新統計,外資在集中市場持股佔總市值的比重,2000年僅15.33%,金額為1兆2316.62億元,但到了2005年7月14日則大幅增加至28.43%,金額4兆1809.26億元;店頭市場方面,外資比重2000年為8.58%,金額為844.49億元,2005年也大幅提高到13.61%,金額增加至1823.16億元。

去年11月,行政院擬定「區域金融服務中心推動方案」,共設定8項預期目標,其中1項即為外資持有股票占總市值比重(含上市、上櫃總計 ),要在2008年底提高至25%;但外資今年7月14日上市上櫃持股金額,已達4兆3632.42億元,佔總市值27.91%,換言之,這項目標已經整整提早3年達成。

由於過去政府訂下的經濟目標,往往會高於實際成果,不然就直接跳票,因此,常常被外界批評政府只會喊口號而已,有趣的是,這次竟然提早達成,也出乎許多財經官員的預料。

「當初我們顯然訂的目標太低了」經建會副主委葉明峰表示,今年以來,政府推動多項台股新措施,加上MSCI(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機構 )調升台股權重,以及台股落後補漲因素,讓外資買超金額持續不斷,持股比重提早達成,「這當然是一件好事」葉明峰透露,由於行政院每季會召開「區域金融服務中心推動方案」之成果檢討,屆時原本設定外資持股比重25%也將適度調高,做為政府繼續努力的目標,也希望能夠留住、甚至擴大外資資金對台灣金融市場的挹注。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