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天地

晝夜規律與用藥的關係

【大紀元7月18日訊】我們人體有生物鐘,它的活動是有一定規律的,即周期節律性。正常人的體溫、心率、呼吸、血壓、激素分泌等所呈現的晝夜周期節律性變化,都與此有關。如能熟練掌握此規律,正確的因時給藥,則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現介紹幾種病的最佳給藥時間。

高血壓:正常人血壓有生理性曲線變化,即夜間下降,白晝上升。現已知血壓在早晨8-9時和下午5-6時最高,故應在早晨8時和下午5時用降壓藥效果最好。

  

冠心病:上午6-11時冠狀動脈血流明顯減少,是心肌供血不足的高峰,此時也最容易發生心絞痛。故上午用藥比下午用藥更有效。

急性心功能不全:主要指急性左心功能不全,其表現為呼吸困難,多發生於夜間熟睡時,因此治療用藥最佳時間為凌晨3-4時。

  

支氣管哮喘:人在熟睡時,機體皮質激素水平最低,哮喘也多發生在此時,故夜間用糖皮質激素療效顯著。而白天用氨茶鹼比夜間用更好。

  

消化性潰瘍病:經動態測定胃酸分泌在上午5-11時最少,下午2時到第二天凌晨最高。故用甲氰咪服類治療時,應在每日下午或臨睡前一次服藥。

  

糖尿病:糖尿病人由於胰島素分泌能力低下,通常在早晨5-9 時血糖水平升高。故患者應在早晨5-6時注射胰島素或用其他降血糖藥,則療效最佳。

  

以上是一些特殊用藥情況,在平時最多用的是一日二次、三次、四次。如一日三次,許多患者誤認為僅指白天而言,按上午、中午、下午各服一次。其實指的是24小時,應每隔8小時服一次藥,這才符合晝夜藥物在人體血液的濃度規律變化。 (嚴玲) ◇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