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學者向謝院長陳情 指五年五百億計畫欠周延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二十三日電)台灣教育部「五年五百億」發展國際一流大學與頂尖研究中心計畫案,將於下週進行第一階段審查,多所大學前校長與中研院院士今天發布一封公開信給行政院長謝長廷,指這項計畫制定有欠周延,希望謝長廷督促檢討計畫實施方案,以免招致學界反彈與輿論爭議。

包括前東海大學校長王亢沛、前暨南國際大學校長李家同、前交通大學校長郭南宏與鄧啟福、前成功大學校長馬哲儒、前東吳大學校長劉源俊,以及中央研究院院士朱國瑞,施敏等八位知名學者,今天共同發表一封公開信給謝長廷,希望政府在審查「五年五百億」高教預算補助對象前,檢討計畫實施方案。

他們指出,政府為提升大學水準,編列五年新台幣五百億元預算,希望在未來有一至二所大學成為世界百大名校,但「何謂世界排名前一百名」?

學者們表示,政府官員曾引用上海交通大學所列的排名,但政府至今不肯承認中國大陸任何一所大學學歷,何以五年五百億計畫正式採用上海交大的排名。

他們表示,上海交大主持排名研究的教授,並非專門研究高等教育的學者,所使用的評比指標是主觀認定,因此只要評比指標變動,大學排名可能大幅度改變。

他們又說,另有政府官員提起國際媒體對大學的排名,例如英國泰晤士報二○○四年將台灣大學排名第一百零二名,但台大被上海交大於二○○三年排為第一百九十名,以及二○○四年的第一百七十四名,「可見排名毫無意義」。

由於無法判斷大學的正確國際排名,學者們認為五年五百億的計畫目標就難以確切掌握,加上過去六年以一百二十億重點補助的「國家型學術追求卓越計畫」並沒有具體評量執行成效,即將實施的「五年五百億」補助計畫,「也看不見評審與教育部的大學評鑑結果有任何結合,更遑論其他參核機制」。

他們也表示,任何大學無法短期消化「突如其來」的大量經費,經費過度集中於少數學校,可能反造成經費使用無度,甚至「揠苗助長」的現象,一旦經費分配不當,將阻礙各校發展各自特色的機會,國家整體發展也不是靠幾所明星學校,而是整體教育水平。

學者們譬喻,「如果只讓一兩所大學開賓士,其他學校坐牛車」,卻期盼國家整體加速發展,是不切實際的。

他們指出,台灣的大學不夠卓越是事實,但這種情況與大學制度有關,在制度沒有徹底檢討改革,且政府財政拮据之秋,卻希望於幾年間以大量經費支持少數大學進入世界百大,對提升高教品質實質效果可想而知。

他們在信末呼籲,當社會普遍質疑五年五百億計畫內容時,教育部應參酌各方意見立即檢討,重新研擬發展高教的方案,也相信謝長廷不會願意尚無周延規劃就執行這項計畫,使行政院用心良苦的重大建設,招致學界反彈和輿論爭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