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駭客追求的是成就感

【大紀元7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申慧媛╱台北報導〕學者認為,大部分的網路駭客入侵他人網站目的不在犯罪或非法取得資料,而在追求「比別人強」的成就感,教育輔導過程中,必須滿足其心理上的需求,也應透過社工互動成長團體,進行同僚同理心的輔導,讓年輕駭客也能在人際關係上獲得適應及發展,改善人際溝通。

專長研究社會輔導與犯罪心理的台北大學校長侯崇文認為,輔導年輕駭客走正途最有效的方法是同僚學習,通常此類青少年最敬佩的人,就是同樣有電腦專長的網路高手,一般在大學或高中的學生,多建議學生成立網路社團或成長團體,鼓勵興趣相近的學生相互切磋,不但可在電腦網路領域導向正途,對真實生活適應和人際關係都能得到成長。

專門研究網路攻防的成功大學電算中心主任賴松溪認為,多數的電腦駭客人際溝通會有問題或發生情緒障礙,主要是因為過度沈溺網路的虛擬世界,往往到無法自拔的程度,最好的方法即是透過「實景重現」的網路測試平台,既可大試個人身手,又能滿足駭客追求的激刺感,不必為了追求刺激而冒險犯罪。

賴松溪舉例說,目前國科會即設有「網路安全測試平台」,其中有許多各式各樣的網路,如金融業或考試資料等的存放處理方式,改設計成「實景」重現在測試平台中,目的在提供自認為高手的駭客來自由闖蕩試身手的電腦環境。

學者強調,只要能夠合理引導善用其電腦網路專長,即可避免學生誤入歧途、甚至以身試法,周圍家長及老師多點關懷與重視,可讓學生駭客社會情緒得到適性發展。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