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台灣醫療器材業者組團訪韓探尋商機

【大紀元7月2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姜遠珍首爾二十六日專電)中華民國對外貿易協會與台灣區醫療暨生技器材公會聯合籌組的「台灣醫療器材產業菁英訪韓拓銷團」,今天上午在首爾市樂天飯店舉辦「台灣醫療器材產業日」,招攬了兩百多名南韓業界人士前來聽取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現況及展望報告。

「台灣醫療器材產業菁英訪韓拓銷團」由台灣區醫療暨生技器材公會理事長、璟明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濱擔任團長,他向到場參會的南韓業界人士簡報指出,台灣醫療器材產業有三大族群:一、與福祉器材相關之產品,如柺杖、輪椅及電動代步車;二、醫療院所耗材,如檢驗手套針筒及尿袋;三、醫療電子類產品,如數位血壓計、電子體溫劑等。

陳濱指出,以二○○三年而言,電動輪椅、電動代步車等行動輔助器材,為台灣出口之最大宗。此外,呼吸器材、氣墊床及福祉器材、電子血壓計、理療按摩器材及隱形眼鏡等,這幾年也一直有顯著的出口成長。

他並強調,南韓與台灣的醫療器材產業各有特色,且具互補性。南韓LG、三星等大企業醫療產品,以小型醫療電子產品取勝,但是台灣出口至南韓的主要產品,則為膠帶、敷料、醫療手套、呼吸器及理療按摩器等。此行除了希望以雙贏互利的方式,爭取韓商擴大向台灣採購的產品線(包括產品代工),還期待透過與南韓相關醫療器材公會會員廠商交流,促進雙方認識,找出更多產業合作的機會。

駐韓國台北代表部副代表陳文咸到場致賀詞時強調,台韓兩國去年的貿易額為一百七十億美元,台灣呈現出六十二億美元的逆差,預估今年兩國交易額將會提升,同時,台灣的逆差也將可能突破八十億美元,因此,「台灣醫療器材產業菁英訪韓拓銷團」此次訪韓,不僅會為兩國同業帶來良性互動,同時,對於減少台灣的逆差也將會有所貢獻。

中華民國工業技術研究院生物醫學工程中心副主任留忠正博士接著向南韓業界說明台灣醫療器材產業現況及展望。

留忠正指出,二○○四年台灣國內醫療器材產業產值約達三百八十九億元新台幣,較二○○三年成長了百分之五點一四。整體而言,台灣市場規模小,廠商多以外銷為主,內銷為輔,外銷比重占六成五,規模較大的公司(實收資本額大於新台幣一億元),外銷更達九成以上。

今天參加「台灣醫療器材產業日」的廠商產品多元,包括提供敷料、醫療膠帶等醫療耗材的中國衛材、全興包裝、華新醫材、友合生化,生產醫院設備及實驗室儀器的璟明實業、新駿實業、宏霖儀器、越聖儀器,以及生產居家醫療產品的宏彬興業、聖侑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