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要聞

《星期人物》與呂爆心結 邱義仁無奈

【大紀元7月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鄒景雯╱特稿

一向行事低調的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最近再度成為媒體關注的焦點,檢討的重點並不是他政策上的功過,而是副總統呂秀蓮在「國家安全報告」高層會議上批評國安會「洩密」,不少人對此議論紛紛。

其實,「呂指責,邱道歉」這個事件,只能當成政壇趣聞來看待,有人形容是「張飛打岳飛」,打得滿天飛,若不是借題發揮,就是找錯了對象。

據說,呂秀蓮在6月29日高層會議上當著陳水扁總統面前發難,事後她私下詮釋這是「就事論事」;不過,最近剛從帛琉浮潛盡興回來的呂秀蓮,也曾經說出「浮潛到綠島,何必到帛琉」的話,被認為是暗諷陳總統元月的帛琉訪問,所以有些人對人與對己的標準不見得相同﹗

國安報告草案的內容,有哪一點涉及國家機密,若曝光就會動搖國本?若真有這些章節,陳總統本月就不該對外公佈我國首部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如果無涉機密,也準備即將公開,則媒體加以挖掘,提前供全民檢驗與討論,這是記者的天職。

因此,邱義仁向總統、副總統道歉,並且自請處分,為的可以是紀律問題,但不應該是什麼洩密;呂秀蓮「項莊舞劍」,很難不讓人有所聯想,也勾起大家對「呂邱情結」的議論。

今年初,陳總統重新佈局黨政人事,有一段幕後過程,國安會秘書長這個位子,儘管所能掌控的預算極低,但因能參贊國際事務,熟悉國政關鍵,因此爭取者眾,呂秀蓮就多次當面向總統推薦擁呂色彩鮮明的張旭成任秘書長。

總統之後敲定邱義仁回鍋國安會,也給了呂秀蓮面子,同意張旭成由立委轉任國安會副秘書長,當時呂系人士曾相當篤定的對人透露,張旭成這個「副」手只是暫時的,未來當然往扶「正」的方向邁進。

這半年來,邱義仁與張旭成不合,是國安會走廊上公開的「祕密」;最炙手可熱的對美工作,由邱義仁自己抓,張旭成雖然名義上分工是外交,卻被指定負責中南美洲事務,雙方的不滿與緊張可想而知。

三、4月間,又發生一件外界不知的「追查洩密」風波,邱義仁認定是張旭成對外透露消息,他把張旭成找到辦公室,拿出通聯紀錄指張旭成曾與特定對象聯繫,當下就對張旭成給予「嚴厲警告」。

張旭成後來噤若寒蟬,每當外界與之交換看法,他一定說「我被封口了,有事去問秘書長」。「愛將」受到壓抑,呂自然心中有數,自去年「三一九」以來的懷疑更加雪上加霜。

槍擊事件中邱義仁「重扁輕呂」的態度,呂秀蓮早有芥蒂,甚至對於為什麼會在投票前夕發生槍擊意外,呂不只一次對親近人士表示懷疑,也對邱義仁的角色多所「揣測」,相關說法後來傳到藍營內部,有一陣子成為國親所謂真相調查的「素材」,搞得邱義仁跑了幾趟監察院,苦不堪言。

有次,記者問及,老是被自己的副總統懷疑,有沒有辦法處理?邱義仁只是用充滿無奈的聲調說:「大概是年輕時太作惡多端,現在才會遭到這種報應。」擺明無計可施。

這次,呂秀蓮逮到機會在國安高層會議上「放砲」,轟的是國安會的保防系統,其實,所有與邱義仁交過手的記者都知道,邱義仁這支「喇叭」根本已經「故障」,說其無聲還算客氣;在他的「淫威」統治之下,國安會幾個副秘書長與諮詢委員早已「不成人形」,失去了他們未入國安會之前的「人性」,要查他們洩密,實在是情何以堪?

要檢驗主政者的能力,觀察他們的思維,是最簡單準確的方法。國安會當然可檢討,該檢討地方也很多,例如這次我國在WTO的通訊錄被取消外交頭銜,國安會到底做了什麼努力?就是政府必須給人民一個答案的重要問題。

結果,我們沒看到以捍衛台灣自居的執政菁英有什麼質疑或交代,卻內鬥內行的只關心國安報告為什麼「提前」披露,所幸陳總統當天什麼話都沒講,否則這個政權還真會讓人誤會:是不是把國安報告上「評估國安議題優先處理順序」的前言給忘了,連何謂「急民所急」都分辨不出?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