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之間

為何讓我遇見你

萱萱是個有雙靈活大眼的漂亮女孩,每天打扮的整整齊齊,也常穿著讓同學羨慕的新衣新鞋。初見面,怎也料不到她會成為初執教鞭的我所要面臨的第一個挑戰!

被忽略的孩子

「老師,我要去台中了」、「我告訴你喔!台中有很多東西」、「台中……」萱萱常常這麼對大家說。剛開始,我和班上其他孩子一樣,聽多了,忍不住回她一句,「妳不要再一直說台中了。」

在這個學校裡,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全部來自同一個鄉立托兒所,彼此都熟的不能再熟,幾乎沒有所謂的陌生期,很快的「打」成一片。開學沒多久,當我仍焦頭爛額的忙著適應一切時,「老師,萱萱打我」、「老師,萱萱在走廊跑步撞到我了」、「老師,萱萱用水潑我」……,孩子們一個個前來投訴,而且對象都是她。我想不透,為什麼她要穿著漂亮的洋裝跳上跳下;上課時旁若無人的發出奇怪聲音;衝進男生廁所;把同學的東西藏起來等等。

剛開始我還很有耐心的聽她的理由,告訴她這樣做不好的原因和後果,萱萱總是無辜的看著我,表現出一副很有悔意的樣子,但是,之後一切故我。

我慢慢的知道,萱萱和哥哥一直在鄉下由外公外婆照顧,這學期哥哥轉到台中的學校和父母同住,萱萱則留下來進了小學。在其他老師的眼中,萱萱的哥哥是個讓人頭疼的孩子,萱萱的這些行為表現,似乎也變的理所當然了。

從她的言行,我感覺的到她對哥哥的想念。我告訴自己,這個孤單的孩子,不過是想吸引大家的注意罷了!

如何看懂孩子的心

一開始並不了解,為何她會一再的說著台中的事,現在,我似乎比較了解她的寂寞了。如果當時,我可以試著去理解她,問問她「啊!台中一定有你想要的東西,對吧?」或者「我好想聽聽看那是什麼 ?」用具體的對話,來引導萱萱把她真正想要表達的情緒或感覺說出來。畢竟,那麼小的孩子,也只會用最直接的方法來表達她的需要。在情緒與行為之間,孩子們還在學習如何表達,萱萱的情形,讓我看見了自己的盲點,也讓我意識到,讓孩子學習如何了解別人真正的需要,將是我教學上的重點。

當孩子們的學習慢慢進入正軌後,我發現萱萱的靈活反應和課業表現不成正比,便邀請家長前來進行簡單的溝通。聽了我的描述後,外公很客氣的表示「沒關係,孩子高興就好。」我感到外公、外婆對萱萱的疼愛,也有點明白為什麼其他家長告訴我萱萱是被寵壞的孩子。我雖然漸漸理解她種種行為背後的原因,但她仍是我眼中的問題學生。面對她的各種挑釁行為,我時常得刻意的忽視及壓抑滿腔的怒火。我用了各種方法,認真的想要她「變乖」、「變聽話」,雖然我出於善意,但這些方法中竟包括了威脅、利誘、嘮叨、孤立等;而這些,都可能造成對她的二次傷害。我很慶幸自己及早接收也察覺到了這些訊息。

用柔軟的心找方法

  經由這樣的反省,我開始省思這一切,忽然覺得有情緒障礙的也許是我。 我不知道如何幫助她,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不喜歡這個孩子、不想面對她的情緒。我害怕其他的孩子有樣學樣,所以總是要扳起臉孔,一再的要求,這也讓自己及孩子們處於緊張的氣氛中。於是,我提醒自己,能不能以更柔軟的心來面對孩子,面對一切!

為了想讓大家注意她,萱萱用的是讓同學討厭、讓老師生氣的方式。那麼,何不給她個合理的舞台? 於是「哈哈笑時間」成了她專屬發揮空間,下課前短短三、五分鐘的表演,竟發揮了神奇的效果。她常常問「老師,今天有沒有哈哈笑時間?」 為了維持這個表演,她竟可以表現好到有小組自動願意接納她成為組員(以前,她常常自己一組)。另外,雖然一再提醒,她仍喜歡趁老師不在時在黑板上亂畫,那麼,何不分配給她整理黑板的工作,她可以正正當當的擦黑板、整理板擦,果然做的快又好,完全不需要費心提醒。

雖然仍常聽到對萱萱的投訴,但我慢慢看見她的改變。我想起研習時,老師說過的話,「想想自己為什麼會在生命的此時此刻遇見這個孩子?」

是的,「我真的該感謝他們」。執教的歲月不知會有多長?遇到的孩子也不知會有多少?在我正式任教的第一年,他們都是我的老師,以他們自身,帶給我經驗、帶給我成長。『師者父母心』這話說的多好,每個孩子在父母心中都是獨一無二的,身為一個老師怎能要求每個孩子一樣乖巧一樣聰明。多看看孩子的優點、看看他的心,我慢慢發現他們可愛的一面,自己的心也就更寬廣了。

原載於: 〈台灣〉大紀元時報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