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陳水扁:平衡兩岸關係 太平洋和平新秩序關鍵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十一日電)陳水扁總統今天表示,「平衡的兩岸關係」是考驗太平洋「和平新秩序」能否成型重要關鍵;一個良性、對等、務實的兩岸關係正常化,才能確保亞太繁榮、經濟進步。

由台灣副總統呂秀蓮一手催生的「民主太平洋聯盟」十三日將在台北正式成立,台灣總統府上午舉行「民主太平洋聯盟」(DPU)成立大會中外記者會,陳總統致詞時發表上述看法。

總統高度肯定呂秀蓮籌劃DPU努力,透過孕育DPU過程,讓台灣「柔性國力」在太平洋盆地發光發亮。他提出「和平共生、民主深化、協商合作、人文復興」四大主軸,呼籲所有環太平洋地區伙伴,共同開啟一個自由、安定、繁榮太平洋新世紀。



陳總統說,今年是二次大戰終戰六十週年,日本廣島、長崎日前和平追悼儀式,令人感觸深。戰爭無情、和平可貴,對和平的斲傷大多伴隨不民主決策、誤判情勢。

他表示,二次大戰殷鑑不遠,如果有人仍舊無法記取六十年前慘痛教訓,或根本無視戰爭危險,甚至動輒以發動核子戰爭來作軍事恫嚇,這個世界更需要集體合作力量,制衡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張。

陳總統指出,除透過協商合作,解決紛爭、消弭誤會外,正本清源之道是以「民主與和平」作為治療「威權與武力」最好處方。

他表示,亞洲三十九個國家中,有十五個國家尚未達到完全民主標準,包括國家領導人非經公民普選、軍隊尚未國家化、人權紀錄不佳、欠缺完善法治制度及政黨政治等。全世界現存五個共產政權,有四個在亞洲。

因此,陳水扁總統指出,政治不民主、決策不透明,是區域性衝突的導火線。日前朝鮮半島六方會談無法獲致立即共識是證明;中國長期對民主台灣施以飛彈部署軍事威脅,通過「反分裂國家法」明定以「非和平手段」處理台灣問題,這些舉措都違反區域安全、和平維護。

陳水扁總統重申,日前提出建立一個「以支持『台灣民主』與『兩岸和平』的新台海權力平衡」作為台灣外交戰略目標。

  他說,這項戰略目標三大重點,第一,確保「台灣民主」不受中國以非和平方式威脅、破壞;第二,串連全球民主社群成員,協助包括中國在內等非民主國家發展民主;第三,在「兩岸和平穩定互動的架構」下,尋求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區域繁榮。

陳水扁總統深信,一個「平衡的兩岸關係」是考驗太平洋「和平新秩序」能否成型重要關鍵,一個良性、對等、務實兩岸關係正常化,才能確保亞太繁榮、經濟進步。

此外,陳水扁總統表示,今年兩度前往南太友邦訪問,針對太平洋地區安全維護、漁業合作、環境保護、文化交流等議題交換意見。

他建議,本屆大會應把如何開啟一個「民主太平洋的人文復興運動」列為討論議題,以彰顯環太平洋地區在全球文明進步中重要地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