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要聞

二戰後亞太格局(3):日本轉變

【大紀元8月1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江河2005年8月17日華盛頓報導)日本自從1868年明治維新以來,廢除了封建割據的幕藩體制,重建以天皇為首的中央集權,發展資本主義,並且逐步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侵略擴張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喬治.華盛頓大學歷史與國際事務系的日本史專家楊大慶教授在接受採訪時指出,日本之所以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走上軍國主義道路,首先是和當時的國際政治氣候有關。楊大慶說:“近代日本開始現代化的時候,是處於一個帝國主義時代,就是弱肉強食的時代。所以它也多多少少受到這種國際關係邏輯的影響。它覺得它勢力強了就有能力去征服旁邊弱小的國家和民族。”

*日本需要能源*

此外,楊大慶教授認為,除了當時的國際政治形勢之外,日本的軍國主義達到高峰階段也和二戰前的國際經濟形勢有關。他說,因為在日本侵略中國東北之前,國際經濟處於大蕭條之中。因此,日本入侵亞洲鄰國也是出於競爭資源的需要。

楊大慶說:“經濟大蕭條加深了日本國內的各種矛盾激化,尤其是農村的貧困化更加尖銳。所以使軍隊中尤其是中下層激進的軍官鋌而走險,從而使整個國家走上了軍國主義、對外擴張的一個最頂峰的時期。”

*美強制日本改革*

二戰結束後,美國對日本的佔領一直延續到1952年,美國佔領日本期間,對日本進行了範圍廣泛的改革,其中包括在1947年促成日本頒布新憲法。這部憲法使天皇走下神壇。新憲法規定,主權在民,天皇只是作為一個民權的象徵。天皇本人也公開宣稱他不是神,而是人。

大多數日本研究專家一致認為,日本在戰後從一個軍國主義國家轉變成為現代民主體制的國家,美國的佔領是最主要的一個外部因素。華盛頓的傳統基金會東北亞政策分析員黃映鏡女士就是一位持這種看法的學者。

黃映鏡說:“非常清楚的是,日本從一個具有侵略性的帝國主義強國轉變成為西方式的民主國家,主要是由於日本在二戰中被美國及其西方盟國所擊敗。同時,日本的民主化進程也和美國對日本的佔領有關。如果美國沒有佔領日本,日本就不會成為它現在這樣的民主國家,它也不會成為以市場為基礎的資本主義經濟體。”

日本史專家楊大慶教授說,日本能夠迅速走向民主的另一個原因,是由於國內的反省力量。他認為,日本雖然是侵略國,但是日本廣大老百姓也是這場戰爭的受害者。楊大慶說:“在戰爭結束以後的戰後初期,在日本,有一種廣泛的共識,就是他們不願意再進行一次戰爭。所以對軍國主義或者跟軍隊有關的事情都有一種很深的厭惡感。到50年代60年代一直到後來,日本人民這樣一種反戰、愛好和平的願望是很真誠的。他們為此也進行了廣泛的努力。”

*日本已變成現代民主國家*

喬治.梅森大學公共與國際事務系教授萬明說,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日本的民主體制已經趨於成熟。他說:“52年恢復它的主權以後,民主政治已成為日本持續的政策。經過一段時間以後,日本的民主意識和機制不斷的鞏固。所以,到現在為止,日本已經變成一個可以說是比較成熟的現代民主國家。”

然而近年來,日本政府一直在努力追求一種“普通國家”的地位。這包括在軍備上要像其他國家一樣,有自主防衛權。日本不但想把現在的防衛廳升格為相當於部級的防衛省,而且還想修改憲法,特別是想把憲法中明確表示放棄戰爭的憲法第9條改掉。這些做法給受到日本侵略過的鄰國,尤其是中國和朝鮮半島的國家帶來了一種不安的感覺。

針對日本是否有可能恢復軍國主義並且對其亞洲鄰國構成新的威脅,傳統基金會的黃映鏡認為,儘管日本現在追求獲得普通國家的地位,但是,作為一個軍事強國並不見得意味著這個國家就一定會成為軍國主義或者帝國主義。

黃映鏡說:“我認為,我們完全不清楚的是,日本成為一個普通的軍事化國家,是否會導致它變成具有侵略性的國家。我認為,這顯然是亞洲地區、特別是日本的鄰國需要關切的事情。可是,坦率的說,中國、北韓和韓國對日本希望成為一個普通國家所做出的反應,事實上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日本右翼利用鄰國過激行動?*

黃映境說,她覺得,如果這些國家在這個問題上不謹慎行事的話,日本國內確實有軍國主義野心的右翼勢力,將會利用這些亞洲國家的過激行動來捍衛他們的目標。因此,她認為目前處於一種十分危險的時期。

喬治.梅森大學的萬明教授則認為,儘管日本國內有一些極右人士至今不願意承認日本在二戰中的侵略罪行。但是,叫嚷要重新恢復日本軍國主義的聲音非常小。這是因為國內和國際形勢都不允許日本重新走軍國主義的老路。

萬明說:“國內跟戰前的政治文化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國際形勢也不允許它這樣做。因為現在日本週邊沒有一個在軍事上太弱的國家。所以它對外擴張這種可能性是非常的小。”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