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鉤沉

兩名醫絕交又和好的故事

【大紀元8月2日訊】清朝,江蘇吳縣出了幾位名醫,最有名的一位叫葉桂,字天士,號香岩,還有一位差不多和葉天士齊名,叫薛雪,號生白。葉、薛二位既是同鄉,又是好朋友,兩家住得也很近。

  乾隆年間,蘇州流行大瘟疫,官府在此設立醫局,救治老百姓,規定名醫輪流參加義診。這一天,醫局裡來了一名更夫,全身浮腫,皮膚腫成了黃白色,等候醫生給他治病。

  薛雪先到醫局,給這更夫診脈後對他說:“你的病很重,沒法治了,回去吧。” 更夫失望地出了醫局的大門。正好這時葉天士來醫局,葉天士在轎子裡看到了更夫,他不知道薛雪已經給更夫看過病,就對他說:“這不是更夫嗎,看你這病是由於燒蚊香中毒引起的,你跟我進來吧!”進了醫局,葉天士給更夫開了兩劑藥,對他說:“不用害怕,吃了這兩劑藥就會好的。”薛雪在一邊恰恰聽到看到了這一切,認為葉天士是有意弄他的難堪,使他名譽掃地,心中雖然惱恨,但又無法發作,回家後就把自己的書房改名為“掃葉莊”。 葉天士聽說後也非常生氣,心想,我又不是故意這樣做,當大夫的救人要緊還是名譽要緊,你把書房改為“掃葉莊”,那我就把書房改為“踏雪齋”,你把我掃掉,我把你踏在腳下。至此兩人不再往來。

  後來,葉天士的母親得了傷寒,葉天士開的處方母親吃了都不見好轉。這事傳到薛雪那裡,薛雪笑笑說:“這種病要是放在別的病人身上,葉天士早就用白虎湯了,而在自己的母親身上就不敢用。”薛的一個弟子插話說:“白虎湯性重,他是怕老人受不了。”薛雪說:“她這病有裡熱,正是白虎湯症,藥性雖重,非用不可。”這些話傳到葉天士耳邊以後,正點中了葉天士的心病:他確實想到了白虎湯,也確實是擔心母親年高承受不了。聽了薛雪的話後,就給母親用了白虎湯,果然病很快好了。這件事教育了葉天士,覺得寸有所長、尺有所短,名醫為減少病人疾痛,更應心胸寬闊,互相學習,就主動地去薛雪家登門拜訪表示感謝薛雪醫治了他的母親,薛雪看到葉天士主動登門,也十分感概,於是兩人盡釋前嫌,重歸於好,成為醫界的一段佳話。(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