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聞

胡錦濤訪美可能討論議題一覽

【大紀元9月1日報導】(中央社北京三十一日路透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預定九月五日訪問美國,這是他自前年三月上任以來首次訪美,預料將與美國總統布希討論包括台灣、紡織品貿易,以及美國貿易赤字等問題。以下列舉布、胡會可能討論到的議題。

●台灣

美國曾向台灣提出十多年來最大宗武器交易,有意出售台灣愛國者飛彈、潛艦與偵察機,再加上五角大夏七月提出報告,警告中國軍隊快速現代化,可能破壞亞太地區軍事平衡。而中國通過反分裂法,更加升高華府與中國之間的緊張情勢。

●紡織品

美國今年進口中國成衣數量遽增,美國紡織品製造商因此說服布希政府,採取措施限制襯衫、褲子與其他產品進口。

布希政府甚至考慮對其他紡織品設限,有鑑於此中國全力推動兩國達成全面協議,希望能讓中國出口更多紡織品至美國。雙方目前正在北京進行會談,將在布胡會達成協議。

●貿易赤字

中國去年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達一千六百二十億美元,創下歷史紀錄,引發美國產業團體與議員抱怨中國利用諸如補貼與匯率操縱等不公平貿易運作,加強出口。北京當局並且呼籲華府解除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

●人民幣改革

美國對中國的主要抱怨,在於中國匯率體系,將人民幣匯率固定在一美元對八點二八人民幣,許多政治人物與產業團體認為,如此匯率造成人民幣被低估,透過人為操作讓中國出口產品更便宜。

七月底,中國改革匯率,重估人民幣百分之二點一,放棄行之十年的固定匯率,轉而參考一籃子貨幣以管理匯率。

諸如聯邦準備理事主席葛林斯潘等美國官員,都讚許此舉為邁向匯率自由化的重要一步,但也有人抱怨重估幅度過小,不足以影響雙邊貿易。

●北韓問題

中國主辦四回合六方會談,希望終結北韓核武野心,並維持談判持續,已贏得國際讚譽。上個月各國舉行為期十三天的第四回合會談,目前正在休會,預定新一回合談判將於九月中展開。

北韓指責美國與南韓舉行聯合軍事演習,造成復談延後。華府已呼籲北韓最大燃料與食物援助供應者中國,應加強向平壤當局施壓,敦促回到談判桌並達成協議。北京則擔心北韓垮台可能引發中國東北邊境情勢不穩定。

●人權

美國經常批評中國人權紀錄,此次雙方領袖會談,布希必定會向胡錦濤提出此問題。但布希可能不會採取強硬立場。華府方面決定今年不會在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提案譴責北京,希望爭取中國繼續支持反恐戰爭。

分析家預測,中國將釋放異議份子,配合胡錦濤訪美;過去北京當局經常利用此技巧緩和緊張關係。最可能釋放的異議份子就是旅美學者楊建利。今年六月,四十位美國參議員呼籲中國釋放他。

●能源

中國海洋石油公司原有意併購美國石油大廠優尼科,但美國政壇強烈反對,已讓中方決定作罷,但也引發不滿,中國國營媒體警告可能造成兩國關係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