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扁:台客有兩種 一種是貶抑 另一種是自信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一日電)近來「台客」論述在媒體發燒,陳水扁今天表示,二千三百萬台灣人民才是台灣這個國家的主人;「台客」有兩種,一種是貶抑別人的「土台客」,這是大家不接受、不容許的;另一種台客則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認同,這是驕傲、自信的象徵。

陳總統說,中國國民黨一九四九年來台後,為建立統治合法性、正當性,推動大中國文化沙文主義,「台客」被貶抑、污名化;目前有人認真思考以「台客」代表勇於顛覆傳統、充滿旺盛活力的台灣人民,洗刷過去所帶有負面意義,這將使台灣社會更多元、開放、健康、相互尊重。

針對「台客」論述,總統在最新一期「阿扁總統電子報」發表上述看法。他說,有人認為被稱為「台客」是侮辱、歧視,有人以「很台」自豪,這種不同認知,象徵舊有族群文化價值體系崩解,台灣正朝向更多元、開放、健康、相互尊重的社會邁進。

他說,台灣傳統文化中,漢民族文化一直佔據主流地位。漢民族文化有強烈種族、文化優越感一套價值體系,只要與漢民族不同,一律被貶抑為蠻夷戎狄。

他指出,中國國民黨政府一九四九年來台後,身為外來獨裁政權,為建立統治合法性、正當性,不顧歷史現實,堅持在政治上是代表全中國唯一法統,是文化僅存正統。漢民族文化沙文主義因政治需要,變本加厲。

因此,總統說,在「大中國意識型態」作祟下,以政治高壓手段,全面打壓台灣原有語言、文化、風俗習慣。學校禁止使用母語、強迫原住民族改名、透過學校教育文化藝術活動,不斷凸顯「中國文化」優越性。 

總統說,身為台灣土地主人的台灣人民,沒有任何政治發言權利,在文化、藝術活動也變成客人,電視廣播中台語節目只能占很少比例,台灣民間最具代表性戲劇歌仔戲不能到國家戲劇院演出。本土文化創作必須經過鄉土文化論戰,才能重新取得台灣文化藝文界認同。

他指出,「台客」用語在過去具有強烈貶抑、污名化意味,代表外來獨裁政權對台灣本土文化的歧視、壓迫;令人痛心的是,這種對台灣本土文化的壓抑,不是基於族群偏見、仇恨,純粹只是少數獨裁統治者為鞏固政權,所種下的惡果。

總統表示,台灣是移民社會,四百年來歷經荷、西、明鄭、清治、日據、國民黨政權。若每一次歷史轉折,都像過去國民黨威權統治,先否定一切台灣歷史存在軌跡,透過政治高壓統治,將僵化意識型態加諸在台灣人民身上,過去半個世紀存在台灣社會各族群間矛盾、對立,非但無法化解,反而會更進一步撕裂台灣。 

因此,他說,隨著政治民主化,台灣人民重新找回做自己主人權利,也讓台灣本土藝術文化創作獲得應有地位。「台客」重新被賦予新意義與內涵。

他說,目前有人認真思考以「台客」代表勇於顛覆傳統、充滿旺盛活力的台灣人民,積極洗刷過去「台客」所帶有的負面意義,這絕對是促使台灣社會朝向更健康、更多元發展的第一步。

評論